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60|评论: 0

[散文随笔] “宜棉”心中不落的太阳 蒂尕字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溪河在微信中传播题为:“曾经辉煌的宜棉小区,正在快速湮没中......。”的文章,在广大的宜棉新老职工和子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跟贴、刷屏炸开了锅;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引起在宜昌或世界各的宜棉人无限的追思、回忆、及遐想:拆掉宜棉后,新建的中央**区是个什么样?也能和宜棉一样造福宜昌吗?......。
微信是以图文的方式,用他的“单反”由西向东逐一进行拍摄的,他想用最直接的方式,挽留眼前的景象,哪怕再破、再脏、再荒凉,也是宜棉几代人心中的念相。镜头将从沈家店厂区开始,沿着宜棉人熟悉的直角弯道,一张张、一幅幅,往东平展开来,缓缓向李家湖方面展开。

001NPnktzy6TVLSooovcf&690.jpg
                        原宜棉俱乐部

宜棉厂区的生产车间,与传统锯齿型纱厂不一样,那是两栋,备战备荒特定环境中建造,具有防护伪装,(屋顶上种植物)、反空中侦查功能的厂房。此建筑,系纺建二处所创,世界上仅此二栋,(说栋似乎小了点,意思表达出来就行。)瓦灰色高大的厂房别具一格,两栋对开,中间过道相连,雄伟壮观的三层楼,屹立绿树丛中,长江边上。当时这座现代化的厂房,不知迎得多少文字、语言上的赞美,引来崇敬、自豪、羡慕、的目光。
顺着连接生活区的这条大道一路走来,穿过一小段护林道,右手边突然开阔起来,这就是厂里的汽车队,当年职工向下班舒适的大客车,在宜昌引起共鸣,造成很大的影响。继续往东北拐,那就是大食堂,硕大的餐厅内设灯光舞台,这是雨天放电影、赛球、和文艺汇演较理想的地方。
集资建房时,拆掉了老食堂,建成了漂亮的家属宿舍。马路对面就是著名的六大花园,居住无数青春艳丽的姑娘。花园对面是医院,那时不少子弟诞生的地方。继续往东走,就是宜棉生活区,五、六十栋整齐划一的红砖建筑,一直延续排列到江边。江边的建筑风格不同,那是具有时代的烙印、造就出的式样。其中不乏有漂亮,地温供冷暖的宜棉俱乐部、环形设看台的灯光球场、小学的教学楼宽敞明亮、还现代化的商店、设备先进的水泵船、为点缀田野,那红砖乖巧的的深井泵房......。

001m4gQWzy6JyVT6pNa6c&690.jpg
        原宜棉六大花园(单生职工宿舍)

       解放二十年的时间里,宜昌不曾生产出一磅棉纱。国家纺织工业部决定在宜昌伍家岗兴建一座大型棉纺织厂,1967年4月,“宜昌棉纺织厂”在伍家岗动工兴建。建成投产后,另一座大型棉纺企业“宜昌旭光棉纺厂”于1974年动工兴建,次年建成投产。两厂投产后,宜昌市结束了棉织工业用纱靠外调的日子,并有富余地供应外地市场。1985年宜昌棉纱产量达1.9万吨。宜昌因有这样两张强劲的翅膀,才能在后几十年不断腾飞,与其他兄弟城市并驾齐驱自由翱翔。蓝凤牌绞(棉)纱的金质奖,筒纱的银质奖,是宜棉人的骄傲,是精神和力量。
001m4gQWzy6JyVUk0LH4d&690.jpg
                   原宜棉幼儿园
当年厂工会群干,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在厂党委的支持下,在江边沙滩开设游泳场,用汽油桶,连上绳索,因地制宜地圈成游泳场,为此,还修建了有自来水的男女换衣间。每当黄昏时节,职工们携家带口下水嬉戏,那欢天喜地愉悦的场面,至今仍然在脑海中回荡。厂工会组建的男、女篮、排球队、文艺宣传队、书画、摄影等群众性活动,曾风靡一时誉满宜昌。有些队员,至今还活跃在社区各类平台上,照样为社会蹦跳,呐喊,书写宣传大宜昌。
   宜棉子弟喜欢戏耍的小象(滑滑梯)
    宜昌区创税大户的“宜昌棉纺织厂”,当年是何等辉煌,在改革的大潮中,这样断然湮没,让千万个建设者难过、沮丧。不少老职工情愿弯远道走,也不忍(心)看到厂区轰塌后的荒凉,和改姓后,再高大、再宏伟的楼房
001m4gQWzy6JyVUqKJc3a&690.jpg
                 原宜棉幼儿园内
明天是前进的动力、希望的化身、幸福的阶梯,人生的太阳;总之,是一个充满幻想时刻,寄予很大希望的地方。人们坚信,明天生活会更好,因有这信念,才能扬升起生活的风帆,昂首阔步迎接明天新的太阳——希望。
文章中所说的“宜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可谓:“一片荒滩崛起宜昌的骄傲,万人纱厂落后时代的发展,大成建设迎来崭新的跨越!”

001m4gQWzy6JyVTeMOdc9&690.jpg
                     原宜棉职工医院

    这段香溪河作重加色的话语,所述的第一句话,我举双手赞成,第二句不客气地讲,纯属开脱,第三句明显有些牵强附会,迎合形势的官样文章。
《随园诗话》“毋效古诗”就直言不讳抨击,刘永锡的《行路难》中附会道:“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批云:“只此数字,抵人千百。”予不觉大笑。“风萧萧兮白日寒”是《国策》语,“行路难”三字是题目。此人所作只“天荆地棘”四字而已。以此为佳,全无意义。所以小编的后两句,不用说便明朗晓知。当年宜棉引进先进的“气流纺”、“无梭织布机”......,那可是当年,用外汇进口的顶尖级科技新产品,就连现在也不落后!作为宜棉人,在此,我要为事实大声疾呼:

三线奋战建宜棉,挥汗如雨抢时间。
公而忘私知青劲,摆脱落后你争先。
机器轰鸣五十年,金牌银奖系奉献。
回眸细想本无悔,浓墨重彩史记添。

psb5.jpg
    原连接生活区的道路
psb6.jpg
     原39栋家属宿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