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个教了10年书的老师,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有些话我想要跟你们说。
01
有些误会,我们要说清楚
☞ 误会一、老师就喜欢成绩好的孩子,真是偏心
前几日,朋友带着女儿来我家玩,一进门看到小姑娘闷闷不乐,我就问朋友怎么了?
朋友说:“这孩子闹情绪呢?这才刚开学,就不想上学了,被我说了一顿。”我蹲下问孩子原因,小姑娘支支吾吾道:“李老师偏心,不喜欢我,就知道说我,对学习好的同学,就特别好。”
朋友一听,说:“这可不行,咱要不要送老师点东西,让老师多照顾照顾...”我忙打断说:“李老师我认识,她不是这样的人,她对每个学生都很上心,你这样去送人家礼,这是不尊重人家。这中间肯定有误会...”
我起身打电话了解情况,果然并不像小姑娘所说的那样,李老师只是指正她的错误,用心良苦希望她进步。朋友知道原由后,一脸尴尬,直说对不住。我看着朋友,为李老师感到委屈。
很多时候“不公平”只是一种自我的感受,现在的孩子备受宠爱,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因此不能忍受一点点批评或挫折,当一件事情不如人意,便觉得不公平。
我始终相信老师对每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只是教育方法不一样而已。老师也不是神,对于学习好的同学不免多些欣赏,而且往往成绩好的孩子更愿意跟老师交流,这就让人觉得老师更喜欢好学生,其实并不是。
如果真要说老师对孩子不公平,那一定是对自己孩子不公平。在我认识的教师朋友中,老师们陪学生的时间都远远多于给自己孩子的时间。
我永远都忘不了,有一次我深夜从学校回家,女儿眼里噙着泪,跟我说:“妈妈,你什么时候也能多陪陪我,为什么你不能像爱哥哥姐姐们一样爱我?”
当时的我眼眶一红,抱着孩子便落了泪。我想,没有几个老师,不对自己的孩子心存愧疚吧。
☞ 误会二、孩子成绩差、习惯不好,一定是老师没教好
很多时候,老师对学生的爱却得不到理解。每次,孩子一出问题,我们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老师。
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上课小动作不断,课后作业拖拖拉拉,怎么教导都起不到效果。直到去做了家访,才知道原因所在。
家访时,我和孩子在房间里谈心,可客厅却传来电视里嘈杂的声响,孩子一直心不在焉,想要快点结束谈话。整个家访下来,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老师,我家孩子皮,麻烦您多照顾”。
出了门,我深深地叹了口气。您不上心,我们就算费尽心思也做不到啊!
有人说,孩子什么都要靠父母教,还要学校干什么?老师的责任不就是教书育人吗?可您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您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远远高于老师啊。
有人说,老师一节课只需要上45分钟,多轻松!可是,45分钟的课,我们用了一生在备课。老师不但要读教材,还要读学生;不但要讲知识,还要讲道理...我们的一节课,何止45分钟那么简单啊!
教书育人,我们从来不下班。老师,从来都不只是老师!可是我们做了这么多,没有您,我们还是做不好教育。言传身教大过一切,家校共育才是王道啊!
02
你误解了老师,受伤最深的是孩子
都说世上最惺惺相惜又彼此托付的,就是老师和家长了。教育真的不是万能的,但老师没有您的理解和信任,是万万不能的。
当孩子抱怨不公平的时候,您要做的不是送多大的礼,而是要信任老师,让孩子也喜欢上老师;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还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责备老师,当老师的威严扫地时,又怎能让孩子信服。比起责备,与老师沟通来得更有效。
这个社会对老师太过苛责,总是带着偏见来看待老师,只要每次新闻报道一则老师的负面新闻,出于对孩子的爱,我们总是会以偏概全,给所有老师都打了个标签。还请对老师多点信任和理解,少些误会。
03
教师节之际,我只想对老师们说一声保重
老师,请保重自己。你,是一个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的老师,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我们时刻要反思,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不是都有仁爱之心,但不要太苛求自己,只要付出过爱,孩子们都会记得。
老师,请保重自己。学习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教育也并非拯救一切的灵丹妙药。所以不要太苛求孩子,我们不可能让所有孩子都成绩优异,但只要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爱之人,那一切就值得。
老师,请保重自己。你,不仅有别人的孩子,还有自己的子女;不仅有学生的健康,还有自己的身体。请不要太苛求家庭,有时候我们也要停下来,给自己的孩子多点陪伴。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要诉苦,只是作为一个老师,也作为一个家长,希望家长和老师之间多一点误解,多一些信任。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来源于掌门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