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丰富中华历史文明,亦是中国人不懈的追求。中华历史文明的博大精深,来源于、也得益于兼容并蓄的文化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依然初心不改。当人们已经逐步习惯于网络、习惯于移动终端的社会生活时,中国人也并没有放弃对传统中国节日的传承与再创新:“网络中国节”的应时而出,就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创新、不断与时俱进的真实再现。“网络中国节·春节”、“网络中国节·中秋”、“网络中国节·重阳”等一批富有中国传统韵味、又颇具时代创新形式的节日题材,尽显出中华文化广博兼容、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
得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得益于对现代网络文化要素的注入,以“网络中国节·中秋”等形式为载体的传统节日文化才在现代社会中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而这,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用现代手法再叙传统节日之美的独特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