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鉴宝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新都论坛
›
古人夏天用的冰从哪儿来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阅读:
5755
|
评论:
36
古人夏天用的冰从哪儿来
古人夏天用的冰从哪儿来
[复制链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发表于 2016-9-1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现代制冰技术出现以前,古人在夏天怎样搞到冰,又怎样用冰来防暑降温?
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纬度都不算太高,夏天往往酷热难耐。在没有空调、电风扇、冰箱等现代设备以前,古代人是怎样熬过夏天的?
可想而知,绝大部分人面对炎炎夏日都只能以勤洗澡、穿薄衣服、吹穿堂风的方式硬扛,只有少数人能凭借着强大的权力或财力,搞到些冰块之类的消暑用品来对抗大自然。
他们的冰块是从哪儿来的?用冰块可以怎样消暑?跟当代城市居民的空调小屋相比,制冷效果如何?
来源: 大象公会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挖洞广积冰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即开始用冰消暑,《周礼》中即有在容器“冰鉴”中保存冰块的记载。冰鉴是用木制或青铜制造的箱子,大口小底,底部有直径很小的排水口,可在冰融化后直接排出冷水,以供使用。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
春秋时,还有一位叫子冯的楚国士大夫,为了装病以避免被楚王封官,竟在炎炎夏日盖着被子躺在垫有大冰块的床上睡觉,堪称“开空调盖棉被”的古代先驱。
而在现代制冷技术发明前,要像子冯一样在夏天使用冰块,只能在寒冷季节采集自然冻结的水体,并予以保存,因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从周朝开始,采冰、储冰工作长期由宫廷包办。如周朝有专门负责管理冰的官职“凌人”,每年12月、1月都要带领下属到江面、湖面上采冰,封存在阴凉处的冰窖里,配备树叶等隔热材料,以备夏季使用。
由于保存环境、方法的限制,这些窖冰的三分之二都会在使用前自行融化,因此储冰者需打好提前量,采集远远多于需求量的冰块,才能满足宫廷需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时秦国的陵阴遗址规模(图片数据来源:韩伟、董明檀,《陕西凤翔春秋秦国凌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8)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挖井藏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保存冰块用的“冰井”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曹操即于公元210年修建冰井台,高8丈、深15尺,里面建有许多小冰井,与铜雀台、金凤台并称为“邺城三台”。
唐宋以后,储冰工作进一步完善。如宋朝就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冰井务”,用来管理采冰、藏冰、颁冰(赏赐冰给官员)、刷洗冰室等一系列工作。他们还放弃了在深山穷谷采冰的老办法,直接在距离京都较近的金明池采冰。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南迁以后,还将以前集中在北方的采冰活动带到了南方,并采用在冰面上撒盐的方法,结冰时就会一层盐、一层冰。像北宋一样,南宋也把距离较近的西湖用作了主要的采冰地。
到明清时期,由于都城北京多湖且冬天寒冷,储冰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清代的储冰活动为例,北京皇城内部和皇城周边设有23处“官窖”,专门提供冰块给宫廷使用。在皇城外还建有许多“府窖”,专为贵族和各部官员服务。除北京城外,城外如热河、喀喇河屯等也都有藏冰的场所,主要供皇帝出巡或前往行宫、避暑山庄时使用。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残存的冰窖
在采冰、藏冰、用冰等方面,清代都有其独特的管理流程。
如采冰由工部的都水清吏司负责,每年北京水道结冰前,要先放水“涮河”,去掉水中的杂草。约到冬至时开始采第一批冰,待水面再次结冻之后再采第二批。如此反复,每年冬天大概能采到五批冰。
采冰之前,匠人还要用冰镩在冰面上划出行列,以确保采出的冰块是方块形状,大小整齐,尺寸得当,无破损处。待冰块采集到岸边后,还需用黄布盖好,由工人用“御冰车”将其拉到冰窖中。
为保证冰的质量,防止冰块从窖口掉落到窖底时摔得不成样子,窖内会设置专门搬运冰块的冰板,待冰到了窖口,便将冰板一头支在窖口,一头支在窖底,形成一个斜面,让冰块滑下去,再由窖里的工作人员码放整齐。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来“滑冰”的木板
在古代各时期,这些千辛万苦储存下来的冰块,又会以什么方式接触人体,帮助古人们扛过难熬的夏天?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胖丫头~
胖丫头~
当前离线
积分
206
发表于 2016-9-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用冰降温
早期的冰十分珍贵,像子冯那样制作冰床来防暑降温的做法极为奢侈,难以长期负担,有些时候只能一冰两用。如根据《吴越春秋》,越王勾践出游时就很喜欢随同出行的“冰厨”,甚至在其中留宿,与冰厨中保存的新鲜食物同享冰镇之乐。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时候只能选择吹风消暑
在冰块特别难搞的时代,皇帝除了储存冰块自用,还会将其作为赏赐物分发给大臣,供其解暑。这种“颁冰”的做法始于周朝,一直延续到清代为止。
汉朝末年坐拥“冰井台”的储冰大户曹操,即常将冰块作为珍贵物品赏赐给下属。北齐大臣高睿率领山东兵建造长城时,由于酷热难耐,也曾蒙领导赏赐过冰块,但高睿本人表示拒绝,理由是不忍心他一个人喝凉水,而让手下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将士喝温水。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代长乐宫凌室遗址(图片来源:刘振东、张建锋,《汉长安城长乐宫发现藏冰建筑——凌宝遣址》,《中国文物报》,2005)
可想而知,冰镇水果和饮料虽然勉强能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却远远不足以帮助特别怕热的人战胜酷暑。如北魏孝文帝的太子拓跋恂,身为顶级特权人物,就因身体肥胖、耐不住热,北魏迁都洛阳后无法适应,而发动叛乱企图返回北方老家,结果事败遇害于河阳,至死未能凉快下来。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唐朝,不但有个别豪富权贵开始了私人用冰,而且使用方式极为奢侈。除了出现以冰为原料的冷饮,像杨国忠这样的特权人物还能打造私人冰室,内有匠人雕出的冰山,来访客人甚至需要穿上棉袄才能入内停留,制冷效果不亚于开到16°C的空调房。
宋朝宫廷用冰量就非常巨大,每年朝廷平均要消耗38300段冰,而实际采冰的规模还远大于此,因为采来的冰有40%都会在储存期间自行融化。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想而知,宋朝皇帝夏天用起冰来颇不节制,北宋徽宗、南宋孝宗都有冰水喝多了身体不适的记录。得到皇帝赐冰的大臣也远较前朝为多,除三品以上大臣外,宫内轮流值班的士兵和全年无休的史官都会被赏赐冰块。
除皇帝赏赐臣子外,高级官员也会赏赐冰块给低级官员,如欧阳修就曾赐给过梅尧臣冰块。此外,冰还作为礼物被馈赠给来访的外国使臣,供其消暑。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沐沐朝朝
沐沐朝朝
当前离线
积分
89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朝的用冰范围也十分广泛,不但军队在其驻地储冰解暑,就连行军中的部队都能在驿站得到冰块。
到了明清时期,冰制品就更普及了。以储冰量最大的顺治年间为例,官方冰窖的年储量可达208621块冰,乘以单块冰的重量(约100公斤),总重可达20000多吨。即使在藏冰量最少的雍正年间,官方储量也有一年9000吨左右。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