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40|评论: 0

[龙门阵] 浅谈中秋节的当代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中秋节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俗话说“年过中秋月过半,星期就怕礼拜三”。意思是一过中秋就快到“年终算总账”的日子了,要抓紧时间完成今年该办的事;“点心,点心”,点到而已,并不求奢华,重在情意。
中秋节是浪漫的、温馨的,同时,也是家庭性的。严格说来,中国人的结构形态是以家庭、家族、血缘为牢固的社会纽带,这种绵延几千年的社会细胞,十分稳定地积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这一点和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靠社区生活,社会结构是一个以法律维护、以人性和宗教呵护为主体的个体社会结构,家庭的观念相对淡漠。节日里,西方人更注重与社区、与群体聚在一起,共同欢庆。而中国人几千年是靠家庭、家族、血缘来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来抵御人生遭遇的各种风险的。所以,节日里,中国人更多的是想与家人一起欢乐,呵护家庭的温情,得到家人的祝福,这是中国人的欢乐观和幸福观。中国人过节,几代不同年龄的人聚在一起的家中度过的,要想“狂欢”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节日里体现的是一家人能够团圆,温馨地围坐在一起,共叙家常,这就是中国人最大的快乐与幸福,中国人享受到的节日欢乐就是“几代同堂”的幸福,不喜欢外人进入,狂欢会打破节日的温馨,所以不赞成“狂欢”,相反有很多节日的禁忌,这一点小孩子或者青春期的青年男女们会感到有些“闷”,不过瘾,不像西方人那样可以“嗨”。(武胜县旅游局  罗小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