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四风”问题就像顽疾,到季就会隐隐作痛。近日,省纪委根据中央纪委检查部网站推出《中秋国亲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这一举措,通过各方宣传,掀起中秋国庆期间“反四风”的强大声势。
“四风”问题一度卷土重来,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某些地方只是在严厉整治时期稍作整顿,而思想上、行动上根本没有转变,仍然存在不作为、乱作为、形式主义严重、官僚主义盛行等行为。因此,要防止“四风”回潮,必须从思想上、制度上、行动上多管齐下,狠抓落实,把“拍子”打到“节骨眼”上,把“四风”遏制在摇篮里。
建立常态化机制,重节点,抓长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对于群众而言亦是如此。尤其是在中秋、国庆等节点,党员干部更应拒绝大操大办,拒绝“福利月饼”,拒绝公款吃喝等各种不良行为,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不钻政策的“空子”,以身作则,形成防“四风”反弹常态化。纪检监察机关要做到“零容忍”,不包庇,不放过。按照中央纪委和省委部署,继续把节点当成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严肃纪律,保持高压态势。 群众、媒体、社会组织则需要积极发挥监督作用,一旦发现党员干部出现“四风”问题,积极举报,倒逼常态化机制的建立。
作为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形成防止“四风”反弹的常态化机制,才是解决其死灰复燃的根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