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42|评论: 2

[草根播报] 【喜迎党代会】招强 • 做大 • 回引 ——驱动“三驾马车”做大工业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7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喜迎党代会】招强 • 做大 • 回引
——驱动“三驾马车”做大工业经济

9月20日中午,经过填单、装货、验货等忙碌工序后,又一辆满载“平昌造”电动三轮车的挂车,缓缓驶出四川兆润摩托车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大门……“平昌造”电动三轮车是今年8月25日才下线投放市场的,再一次改写历史,填补了四川电动三轮车整车生产的空白。

四川兆润摩托是我县2012年招商引进的一家集摩托车、新能源汽车、场(厂)专用特种车辆及发动机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科工贸集团,具备年产40万辆摩托车、60万台发动机的能力。同兆润入驻平昌一样,5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平昌县驱动招强、做大、回引“三驾马车”,做大工业,裂变县域经济。

招强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脊梁

一栋栋厂房整齐划一,园区道路硬化、空地绿化正有条不紊……9月25日虽是周末,可在平昌县星光工业园施迈电气产业园中却依然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

施迈电气产业园项目是我县招商引资引回平昌籍在渝企业家创办的重庆汉嘉电气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元建设的。该项目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厂房12栋3.5万平方米,年生产各类电气元件10万件,竣工投产后年可创产值2.8亿元,创利税5200万元。

而在四川同凯能源科技产业园里,硕大的储气罐高耸、粗壮的输气管密布、轰鸣的机器声……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

四川同凯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的天然气汽车清洁燃料项目是巴中市建市以来最大的工业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引进世界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采用先进安全的天然气物理液化和储存技术,属绿色环保低碳项目。60万吨/年天然气汽车清洁燃料项目一期2015年已经如期投产,年产35万吨汽车清洁能源。二期正加速推进,投产后总产值约50亿元,利税约8亿元,从业人员约1500人。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快速推动川东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进程,而且是实现秦巴山片区区域扶贫规划中巴中天然气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

同招引施迈电气、四川同凯一样,5年间,特别是近年来,我县把培育产业竞争力作为脱贫奔康的根本之举,招大引强,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以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白酒食品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不断培育壮大,星光工业园入园企业达12家,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6个。

做大  农副产品加工兴百姓富

深加工才能延长产业链和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平昌县在重视茶叶、花椒、水产、莲藕蔬菜、生猪等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养殖外,更加重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依托“巴食巴适”区域公共品牌,在云台镇龙尾村、鹿鸣镇回龙村等村打造茶叶加工基地,土兴镇仙灵村、岳家六阁村等花椒食品加工集中区,在泥龙镇打造水产加工集中区,在驷马镇双城村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土兴镇仙灵村的花椒加工厂里忙得热火朝天。今年该村的1200亩花椒基地初投产,预计产量约10万公斤。“晾晒烘干的干花椒90—110元/公斤,塑封冷冻的鲜花椒40元/公斤。据测算,今年全村花椒销售额能达600万元。”镇林业站长邓大平介绍,近两年,花椒被列为平昌县茶叶、花椒、核桃、中药材、水产、莲藕六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仅土兴镇就已栽植青花椒9000亩。随着种植业主增多,青花椒基地面积还在继续增加。针对一两年后即将到来的花椒盛产期,当地正在筹备建设榨花椒油、精榨花椒精油等深加工生产线。

平昌县何大妈豆瓣厂是目前已经进驻驷马镇双城村的一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集农副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企业负责人告诉笔者,企业入园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年产各类豆瓣酱600余吨,产值超2000万元。为保证传统手工豆瓣的品质,企业在驷马及周边乡镇建有13个原料基地,带动了300余户农户特种种植,户均年增收超万元。

入驻驷马镇双城村的另一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平昌县欧菜园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巴食巴适”区域公共品牌建起年产8千吨“欧菜园”品牌系列酱腌菜生产线。企业联合民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元峰革新蔬菜种植合作社、山元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巴山农夫草莓蔬菜种植合作社等组建了平昌县巴山青蔬菜联合社,“抱团”闯市场,解决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在使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获取市场信息等方面势单力薄的问题,将“小舢板”组成了“大航母”。

回引  实现中小企业“群星灿烂”

偌大的车间里,台台在西南地区领先的机器设备摆放有序,刚刚经过严格培训、从农民转岗而来的操作工在机床前有条不紊地操作,张张按订单制作出的特玻鱼贯而出……这是9月18日,笔者在驷马镇当先村平昌县陈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看到的情形。

公司老总陈刚在车间里巡视,这位看上去有些憨厚、当先村本乡本土的老板早年外出闯荡,在外地建有玻璃制品制作企业。2013年底,得益于巴达高速的通车,在驷马镇党委、政府的回引下,投资2000多万,回家乡建设陈氏特玻建材装饰企业,解决了当地近100名农民工就业。

“依托巴达高速快捷的交通,往巴城、平昌县城、通江县城乃至更远的地方销售,年销售几千万的产品没有问题。”陈刚信心满怀。

“相对于四川同凯能源这样的工业‘航母’来说,陈氏特玻只是‘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是要微弱一些,但许许多多这样的小小‘萤火虫’活跃起来、壮大起来,也能共同撑起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片蓝天。”县经信局负责人介绍,平昌在狠抓像四川同凯能源、四川兆润摩托这样的“航母”企业引进、发展的同时,也不遗余力注重狠抓像陈氏特玻这样的中小企业的“回引工程”。近3年来,平昌县已经回引了不少像陈氏特玻这样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正“群星灿烂”,撑起平昌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片蓝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9-2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昌县陈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老总陈刚,就是典型的小产业创业代表。

发表于 2016-9-29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昌崛起,令人惊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