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21|评论: 0

苍溪:乡村旅游变身脱贫攻坚“助推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0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 ]近年来,苍溪县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新扶贫模式,优化扶贫途径,强化扶贫保障,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color= ]全域旅游强带动
      按照“因地制宜、效益兼顾、居民参与、相关产业综合配套”的原则,苍溪县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扶贫在整体脱贫攻坚中的引擎作用,专注景区建设和发展,构建出全新的旅游景区扶贫模式,为全县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的新鲜血液。
      按照“景点建设带动景区建设”思路,苍溪把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向贫困村延伸,把企业、业主、营销组织等市场主体向贫困村引导,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保障向贫困村覆盖,延伸和壮大旅游产业链条,变周边村落为休闲、观光和民俗文化体验承接区,变景点为景区。
      云峰镇狮岭村“十大品碗”农家乐业主杨玉贵,就是全域旅游的受益者。“今年旅游环线修好后,农家乐的接待量较往年翻了近一倍。”该村老支书张元松告诉记者,今年还有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外国游客也来考察观光。据了解,目前,苍溪有近3万名农民从事旅游经营,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
       该县还采取“基地示范、大户带动、奖补支持”方式,组织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引导村集体、村民、外来投资者、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等开发农业观光类、文化体验类、民俗农庄类、科普教育类、乡村度假类、休闲运动类、特色餐饮类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促进贫困户创业增收。

[color= ]扶贫途径再优化
       为探索旅游扶贫与推动景区发展有机融合的新途径,苍溪依托资源发展旅游,依托旅游提升品牌,依托品牌壮大产业,依托产业追求长效,最终实现乡村旅游扶贫整体开发。
      通过宣传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群众依靠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信心进一步坚定,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纷纷通过土地、房屋入股和转型当产业工人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摒弃等、 靠、要等依赖思想,变等待扶贫为参与扶贫。
       “近年来,我县着力构建‘大扶贫、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格局,”苍溪县旅游局长宋刚介绍,在分配资金和安排项目上,该县优先向旅游扶贫重点村倾斜;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优先安排以工代赈、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等项目资金;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停车场等问题优先解决;小城镇建设、城乡风貌改造、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与乡村旅游优先结合……旅游扶贫的强大合力正在形成。
       按照“抓好示范、以点带面”的思路和“一村一品牌、一户一特色”的要求,苍溪筛选确定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培育一批旅游扶贫“排头兵”和样板村,让贫困户享受旅游扶贫的红利,主动融入变“要我旅游脱贫”为“我要旅游脱贫”。
       据了解,目前,苍溪正在着力探索市场合作道路,努力形成“旅游+众筹”的扶贫途径。

[color= ]旅游扶贫增后劲
      近年来,苍溪强化政府性投入,建立财政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组建文旅公司,健全资金保障机制,采取多元投资模式,加大信贷资金投入;整合农业、林业、文化等项目资金30余亿元,打造5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16个休闲农业与旅游园区,引导贫困户参与到创业旅游、发展旅游、服务旅游上来,直接带动2万余人参与旅游经营或到旅游企业就业。
      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俗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苍溪着力对精品村寨保护、乡村民宿引领,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按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乡村旅游发展传统农家乐、休闲农庄、景区依托、民俗风情、品牌餐饮、乡村酒店、民宿客栈。截止目前,全县贫困人口中有15%正在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苍溪还充分利用旅游众筹和协会助推模式,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带农户(贫困户),能人吸纳或租赁贫困户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料、资源,合作参股,共同建设等形式,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能人进行开发建设,根据需要吸纳或租赁贫困户的部分果园、鱼塘、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源作价参股,经营业主返聘贫困户家中劳动力在经济实体中从事管理和生产,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渠道。
      梳理全县现有旅游商品100余种,全面分析现有商品的优势劣势;加大苍溪雪梨、红心猕猴桃等土特产品和真丝挂毯、唤马剪纸、川北根雕、石门笋壳画等手工艺产品的旅游化、创意化b包装——苍溪旅游产品品牌效应基本成熟,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大。
      此外,苍溪还通过创客基地建设,吸引150余名返乡大学生创业,利用互联网推进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大幅提升了该县乡村旅游品质,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