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深圳、北京、上海房价的高昂已经司空见惯了,然而今年二线城市如此的异军突起也是够让人意外的。为了楼市的平稳、健康发展。多个高热城市出台了调控政策,而高房价真能就此被抑制吗?
本轮集中调控是否有新意?
针对热点城市,本轮调控主要从消费端——限贷,供应端——增加土地供应,以及资金端、市场监管等方面着手,并且不同城市根据实际情况,因城施策。
总体来看,本轮政策有望通过积极抑制非理性需求逐步为市场降温,但各城市在出台政策时也考虑到刚需群体的合理置业需求,因此在相关政策方面都做了针对性区分,仍能保证一定规模的刚需置业需求、有保有压,维护市场的理性运行。
无论调控工具是限购、限贷,还是土地政策,无非都是历史上调控政策的“重启”或“加码”,本轮调控的真正不同在于背景条件不同:一是本轮调控是处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的调控,守住增长目标的底线和抑制资产泡沫之间将成为一场“刀刃上的平衡”;二是本轮调控是由地方政府竞相发起和实施的调控,地方政府拥有比以往都更大的自由度和裁量权;三是调控的主战场已经进入二手房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个以二手房交易为主体,买卖双方为C端的市场中,调控政策的传递机制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调控力度有多强?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7日在华盛顿表示,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一些以投资为目标进行的交易,因城施策,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是及时和适当的,而且正在产生积极效果。
从此次调控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北京来看,调控的确“立竿见影”。据数据显示,国庆7天北京商品住宅共实现成交1154套,成交面积8.76万平方米,日均成交量仅165套,相比中秋小长假的日均成交套数减少了161套,相比9月的日均成交量更是减少了320套。而在1154套成交当中,商住所占比重高达88%,纯商住宅7天仅签约143套。
不过,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除去北京、深圳、合肥、苏州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其他城市政策力度远远不如2014年930政策之前的执行力度(46个城市限购、全面认房又认贷限贷),“甚至很多城市可以说是蜻蜓点水”。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本轮政策力度,并结合历次政策收紧后市场反应,可以预期未来楼市将逐步降温,成交量价回调可期。各个城市因需求差异性将呈现出多样化反应,如在投资投机比重较为显著的城市,量价波动将更为明显。而在资源稀缺供需矛盾长期存在的城市如一线城市,高位向下小幅震荡在所难免。shzyqiyu88
来源于: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