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爸爸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方式错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圣贤智慧,绝对是对一个人的一生的成长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等都有指导和帮助,但是这些前提是要孩子自小自发的接受这种优秀文化的熏陶。换言之需要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慢慢吸收和消化,这个父亲的很多观点我都赞同,目前教育体系,对孩子的这种培养完全达不到。这需要做父母的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诱导孩子读经读圣贤,同时还需要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国学的学习兴趣。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光有时间和精力还不够,还需要孩子的配合,如果孩子一味的排斥,那么你就是把再好的东西给她,她也会觉得这是一堆垃圾,适得其反。我很理解这个爸爸,如果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象《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等等这种哲学思想的教育,可能人的一生会少走很多弯路,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事等等都会好很多。可惜这些东西最好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接受这种教育,让他读经典背经典先放在内心深处,慢慢滋养,让这些经典陪着孩子慢慢成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理解力的加深,阅历的逐渐丰富,这些经典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思想深处,慢慢地发酵,慢慢的被领悟,逐渐转化为孩子自己的人生智慧,所以,国学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这样读到的书才是自己的。这个爸爸的出发点很好,但是效果不大。因为孩子接受孩子记忆最好,最完美,最能让孩子接受的黄金时间已经错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