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谚有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明末清初,川人骤减,战乱是主要原因。关于四川人是谁屠杀的,有两个说法,一是张献忠,二是清军。清廷组织编撰的《明史》,更称张献忠杀人六万万。“这肯定不现实,明末全国才一亿人口!”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清史专家周远廉认为,彭山江口沉银提供间接物证,“屠川”是清政府夸张虚假宣传。
>>屠川不可信,他要靠四川百姓养军队
86岁的周远廉,是国内享誉盛名的清史专家。“明朝末年,全国人口大约是一亿。”周远廉说,虽没有明确记载,当时四川到底有多少人口,“但根据推算,几百万人应该是有的。”
周远廉说,明末时期,四川还比较平静,张献忠入川后,由于清军主要精力在打击李自成身上,无暇顾及张献忠,因此四川风平浪静,百姓生活还算平安。
张献忠在川期间,势力不断扩张,巅峰时期,管辖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周远廉说,张献忠要收取田赋等税收,以供各项支出。“张献忠号称有60万军队,要养这么一大帮人,怎么可能去屠川。”
>>银锭有证明,张献忠在眉山收过税
早在2005年,彭山江口就有银锭发现,上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粮银五十两一定,银匠右闵季”的字样。“大西是张献忠国号,说的是在眉山征收的粮税,有五十两。打造这个银锭的工匠,叫右闵季。除眉州,还刻有湘潭、京山、赣州等字样。”眉山市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说,据文献记载,银锭上的文字记载正好与张献忠行军路线吻合。
>>张献忠屠川,是清政府夸张虚假宣传
周远廉说,清政府有关官方记载中,对张献忠、李自成都以流寇、匪描述,对其杀人的情况,也有过于夸张的宣传。这就给民间造成了误导,让人误认为是张献忠屠川。
>>战乱是主因,清初川人只剩20万
周远廉说,张献忠在川期间,没有人口统计,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有确切的统计,四川只有人口“四万丁”。“按照5人一丁来算,当时四川只有20多万人了。这与明末时几百万人相去甚远。”
在周远廉看来,战乱才是川人骤减的主因。周远廉说,从顺治元年到顺治十八年,18年的时间,战争打了13年。“只有康熙四年到康熙十二年较安定的。”周远廉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义,发生三藩
之乱。”直到康熙二十年,才被平定,四川是最后才平定的省份之一。周远廉说,连续不断的战乱,有人被打死、有人饿死、有人逃走,到1685年,人口只剩20万,才有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
张献忠牺牲后,张献忠余部继续抗清,清军屠川,清军于1647年公开发布告示:全城尽屠,或屠男而留女。至康熙24年,完全占领四川全境,四川人口仅余9万,开始湖广填四川。
微博网友@三癡齋主:清军进四川,杀的更干净,“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是满清政府屠四川时张贴的公告!
你对此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