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27|评论: 0

[泸州杂谈] 重磅!四川省鼓励和支持探索创新 创造网上群众路线工作的“四川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民来自群众,网络反映民意。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群众反映诉求、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也是党委政府收集社情民意、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现在做群众工作,必须把“上网看看”“在线聊聊”当作必修课。只有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才能架好网上连心桥、汇聚网上正能量。这是时代要求,也是群众愿望。

10月27日至28日,四川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工作现场会在乐山召开,来自网信、信访、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一线的部分单位,介绍了各自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和初步成效。会议对我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鼓励和支持各地各部门继续探索创新,创造网上群众路线工作的“四川经验”。

  四川省办理网民留言回复率、回复时长和网民留言办理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是省领导留言回复率最高的省份
  今年1-8月,全省受理网上信访诉求17.07万件次,占信访总量的76.61%,网上信访已成为信访的主渠道
  省、市、县三级都明确专门办理机构,负责群众网上信访诉求办理工作
  近年来,全省信访系统着眼于互联网时代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坚持把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方式,积极拓宽网民诉求表达平台,打造网上信访系统,提升办理质效,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打造五大系统平台。一是建成全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与国家信访局和市(州)互联互通,实现全部信访数据在同一个平台顺畅流转。二是建成省市县三级网上投诉受理系统。依托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省信访局、21个市(州)和183个县(市、区)信访部门分级分层建立投诉受理平台,并成功实现省、市、县三级网上投诉受理平台同步运行、分级受理、协同办理。三是建成互联互通的视频信访系统。在省、市两级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开设视频接访端,实行领导视频接访、部门联合接访,实现了视频接访、案件督办、信访录制、远程会商等功能。四是建成信访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立信访大数据分析中心,形成“多来源、大集中”的信访数据资源库。五是建成全省信访数据交换平台。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搭建贯通国家信访局和地方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全系统信息互联、数据互通、资源共享。
  健全四项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工作机构。省、市、县三级都明确专门办理机构,负责群众网上信访诉求办理工作。二是健全办理机制。先后制定《四川省网上投诉事项办理规程》《省委书记信箱办理规程》《省长信箱办理规程》《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民网网民给省委书记、省长留言办理工作的意见》等制度办法。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出台《四川省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暂行办法》,对初次登记受理的信访事项全部纳入群众满意度评价,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信访工作公信力。四是健全督查机制。把网上信访事项纳入统筹实地督查范围,与相关职能部门组建联合督查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开展督查,有效推动群众诉求线上办理、线下解决。
  今年1-8月,全省受理网上信访诉求17.07万件次,占信访总量的76.61%,网上信访已成为信访的主渠道。其中,共办理人民网网民给书记、省长留言4186条,到期应回复3760条,已公开回复3631条,回复率96.3%,据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四川省办理网民留言回复率、回复时长和网民留言办理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是省领导留言回复率最高的省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网上信访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加以解决,以确保网上信访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提供网上服务,打造24小时不关门的网上政府
  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各大网站论坛、社区,及时搜集、抓取涉及本地本部门的网民留言,关口前移、主动回应和处置
  要设立“回复率”“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及时在网络上晒出回复意见和考评结果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群众了解政府工作的重要媒介,也是政府为民服务、保障公民“四权”的重要渠道。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和科教大省,同时也是网民大省,如何运用好网络媒介工具,搭建好政民网络桥梁,形成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凝聚社会最大公约数,成为网络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
  信息化条件下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首先就是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政府网站和“两微一端”是权威声音的“发布厅”、群众了解政府的“直播间”,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要让群众既“看得见”、更“看得懂”,大力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特别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保、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信息的公开,不断提升公开实效。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面对亿万网民通过网络在线发言的新格局,政府不能失声失语,必须切实强化政民互动。要及时回应政务舆情。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加强舆情监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回应政务舆情,切实提高回应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要用好网络问政平台。做好各网站领导干部信箱等问政栏目的网民留言办理,积极吸纳合理建议,认真调查核实所提问题。主动延伸工作触角。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各大网站论坛、社区,及时搜集、抓取涉及本地本部门的网民留言,主动回应和处置。
  政民互动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理念。办好政府网站政民互动栏目。科学合理设置在线访谈、热点关注、网上咨询等公众参与栏目,积极开展网上调查、网上听证、网上评议等工作,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广泛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畅通群众网上意见表达渠道。完善政府网站的办事服务功能。通过提供网上服务,打造24小时不关门的网上政府,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凡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都不得要求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
  还要完善网络问政理政绩效考核机制,设立“回复率”“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及时在网络上晒出回复意见和考评结果,确保群众利益诉求及时得到受理、解决,在网上良性互动中重塑干群之间的信任与理解。要建立网上舆论引导回应关切协调会商机制。对政务舆情引导,及时准确、管理有效,在平等对话交流互动中寻求社会最大的公约数。要建立网上网下联动对接机制。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决不意味着放弃群众路线的一些传统方法,既要“键对键”,更要“面对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