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前言
昨天上午去绵阳中心医院看病,对这家医院医、护士、服务人员的态度实在不敢苟同,后来又因为抗生素的问题去了解医生给我开的药,更是无比郁闷。睡了一个闷觉后,虽然事情忘得差不多了,但还是敲下了这些字,以作纪念。(说明:这只是本人的一次偶然经历,不代表所有去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一、关于挂号
因为我第一次去绵阳中心医院看病,对流程什么的都不懂,所在还是有点小担心,现在的服务人员脾气也都不是好惹的,要知道被一个素不相识的医务人员在一群素不相识的看病者或家属面前呼喝是一件多么影响人心情的事。中心医院的人都不怎么排队,没有工作人员出来维护秩序。在快到我之前,我偷瞟了一眼挂号的工作人员,年轻,女,较漂亮,但黑着脸(为什么她们都这样,我真搞不懂,多影响人心情),我觉得应当小心点了免得自讨没趣。自然没有什么好语气。末了递出来一张卡,至始至终说话头未抬一下。递出来的卡没有一个使用说明书什么的,这就埋下了后面被医生助理骂的伏笔。
三、关于问路
每一层楼的医生门诊很多,病人也特别多,要找到三楼的喉科,我盘算着有两个办法,一是花几十分钟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查看,二是问别人,为省时间,我选后者。询问有两种对象,一是周围的病人,一是来往的医护人员。病人肯定没有医护人员更了解这里,于是我问了医护人员,问了两个,两人的回答都只有两个字“前面”,最多再重复一声“前面”,而且回答时根本脚步都不停一下,看都不会看一眼问路人。我觉得态度真是太不差劲了。结果我们还是相当于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查找才找到喉科的位置。还好我姐姐跟着我。
四、关于喉科刘荣成主任医师
“刘荣成,男,主任医师,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的医学专家,四川省耳鼻喉科学专委会委员。”这是我后来在网上看到的的。
开始看到挂号医生是主任医师心里还挺高兴的,想想能仔细帮我看看我的病况。因为我是老师,讲话较多,喉咙经常是疼的,我怕以后像我当年的高中老师落下个后遗症还要作手术,因此想尽早检查一下,听些建议,以后多注意。
终于我姐和我在嘈杂的人群中等了两个多小时,轮到了,刘荣成医生年纪长,看起来挺慈祥。我坐定后按以前惯有的程序先向医生陈述病情,事实上我只说了两三句,刘医生就让我停了下来。就用压舌板,纱布,和两个小铁器械,帮我检查了喉和鼻。然后对他旁边的助理说用药。
我有点担心,因为我觉得关于我的喉咙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比如是只有这几天不舒服还是常年不舒服,比如是怎样的不舒服……)应该说给医生听,这样才能更好地下药,当然,我也不是医生,这只是我个人觉得,因为大学时曾经旁听合理用药的课程,并曾听同学讲过这些。于是我试图多给医生讲述我的病情,但是刘医生在我讲的同时还继续给助理讲要开什么药,我有点失落了,纵然刘主任医师是专家,知道大多数人咽喉痛疼的共同点,知道都要开些什么药,但是不同的病人的病情是不尽相同的啊,也应该听听病人说说病情才对啊,就不担心药开错了导致病人更严重的后果吗。中国每年有多少无辜受害者因为误诊误用药而身患重症,而死亡。
我还是向刘医生陈述了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信息,我希望对治疗有帮助,刘医生还好没有赶我走,算是比较耐心地听我讲了,但让我觉得失败的是他听了后并没有对病情发表任何意见,更没有帮我改进药方。甚至没有告诉我他刚才的诊断结果,也没有告诉我痛的原因是什么,也没有告诉我应该注意些什么,比如饮食方面啊什么的。
也就是说看病快完了,我对我所关注的病情一无所知,就得到了几种不知名的药。我觉得这样不行,总得知道我是什么状况吧,是严重还是不严重吧,于是我试探说,医生,我这是不是慢性咽炎啊。是的,是慢性咽炎。而我究竟也不知道他是认真的,还是顺着我的话说的。呵呵,老远到这家据说绵阳最好的中心医院来,又在这里等了两三个小时,竟然是这三分钟,对病情一无所知的三分钟。
(说实话,其实我是很理解医生的,因为医生很累很忙。有自己的医学论文压力,有自己的长期病人治疗,有的还有要带的研究生,……
但是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是老师,我在读书的时候曾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的班上有50个学生,那么对于你来说,每一个孩子只是你的50分之一,但是,这每一个孩子却是他们家庭的百分之百。因此,在教育中,要力求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尽心。
做为医生,我想也是,如果一个医生一天看50个病人,那么对于这个医生来说,每一个病人只是他们的50分之一,但是,这每一个病人却是他们家庭和他们自身的百分之百。医生怎可以敷衍病人。)
五、关于刘主任医生的助理
因为以前在其它地方看病是用病历,而中心医院不用病历,是用卡,又因为医院没有附上用卡说明书,所以当被告知看病结束了时,我却不知道用了什么药,怎么取药,于是去问助理药方要不要给我一个,没想到这个胖胖的助理态度那么糟糕,简直是糟糕透顶,那样的眼神简直可以杀死一头牛。我都搞不清楚是不是我在什么地方得罪她了,还是我刚才询问病情多了两句,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出于愤怒,我在出门时,有意地摔了一下门,知道这不对,但实在太愤怒了,自问还没怎么受过这样不明不白的窝囊气。)
六、关于内科主任医师冯凯祥
看病时冯医生的眼睛很红,精神不佳,可能昨晚因为病人值班(猜测)熬了夜,但他依然打起精神为病人看病,而且,我的号是60多号,意味着他已经看过60多个病人了,而后面还有很多病人,的确是十分辛苦的,我也非常同情和理解。这次冯医生问了病情,然后才开的药,虽然问的不多,但让我总算比较放心一点。
但是还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我问要不要化检后,医生才说做一个化检。还有医生给我开了三种药,我问有没有抗生素,医生说有,我说不要,(因为我已经告诉医生了,前两天因为发烧吃了很多药,可能是导致消化病的原因)。于是医生才将抗生素取消了。又加了一个其它的药。
七,关于大厅导购员
医生没有告诉我们化检和缴费的先后,以及在什么位置。不好再问。于是到楼下去问。到了大厅,看见厅前有个咨询台,里面有个工作人员。这个女工作人员斜倚着柜台,懒洋洋地看着一个地方。我们上去询问,作为导医人员的他居然爱理不理,就重复着两个字“后面”“后面”。可是后面有取药的,有不同类型的缴费的,究竟是在哪里?我再问了一次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回答。严重的玩忽职守,为了避免使这位看起来脾气很不好的中年女性发怒,只得自己去找。
八、关于缴费工作人员
缴费的地方很多,我们排了一个窗口,排到了,递了卡,开始缴费,工作人员一划,不对,在我丝毫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劈头盖脸地大声说说“你这是社保卡,你排到这个地方干什么?”,那声音让周围的病人一下子都看过来,那叫一个窘迫,赶紧离开。实在太郁闷。
九、关于化检医生陈小红医师
化检处的陈小红医生,由于我担心缴费发票她要看,于是把发票递进了窗口,外面风吹过来,发票快要吹掉了,我说了声“发票快掉了”,这个医生就很恶劣地说“掉了,你递过来干什么”,直接说不需要看发票不是很好么)。
处处不顺,连遭打击。
十、关于药品。
现在要说到两位主任医生开的药了。我们都知道国外很多国家是法律禁止医生在一些非必须病上向患者开抗生素类药品的,我们国家什么都比较滞后,不过媒体却屡屡报道这类案例。呼吁医生不要动不动向病人开抗生素。
在冯凯祥医生开药时,开了抗生素,我那时多了一个心眼事先问了有没有抗生素,医生说有,我叫他取消了抗生素。
在刘荣成主任医生开药时,我忘了问有没有抗生素,因为我以为这些老专家都会注意这些我这样的菜鸟都知道的问题。要知道这对病人的健康是多么重要。我把刘医生开的药拿了回来,因为不放心,查看了一下。三种药,还的确有抗生素,而且,还是头孢。(大家都知道抗生素是最好不吃的,如果非得吃,也是要从一线(较低级)的开吃,一线的吃了不起作用,再用二线的,后再用三线的。如果一开始就吃高级别的抗生素,要是产生了抗药性病原体怎么办,那么以后如果生病的治疗用药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要是产生了抗药性的菌株,对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刘主任开的另一种药——美洛昔康——镇痛药。我只是咽喉痛,小小的咽喉痛而已,并不是痛到无法忍受的地步,需要镇痛么。而且美洛昔康有六七条用药禁忌,医生什么都没有问我,怎么知道我没有这些禁忌呢,怎么能放心地给病人开呢。
为了健康,这两个百元左右的药,最终没有吃,而我的咽喉也在自己买的药的治疗下慢慢好了。
十二、投诉电话
我后来才想起来服务态度或是对用药有意见可以投诉的,他们没有设投诉电话于公开场合,于是我打了医院的服务电话,接电话的小姐态度挺好,帮我转接了医务处的投诉电话,医务处的人推诿说打耳鼻喉科的电话,我打了两次都没有人接,其它中一次,听见一个女的(可能不是对着电话)说了句“没有人”,然后电话挂断了。
附:昨天治病经过了11个地方,有十个地方都遭遇了小小的打击。但是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取药处的一个中年女医生还是挺好的。那时别人都中午下班休息了,她一人值班,挺辛苦的。拿药的人也有好几个,病人不懂什么时,她也不会骂,会好言好语地讲。看大家不排队,她也会说,你们排一下队嘛,我都不知道该先给谁拿药了。从她的话和语气中,我觉得这个阿姨态度挺不错。
通过这次经历,给大家建议如下:
1、就医前应上网仔细了解各医院的服务态度和治疗效果,以做一个选择。
2、查找所选医院中医德医术都较好的医生,查看他的门诊时间,要提早去(晚了会等很久)。
3、提早熟悉一下医院的就医流程。(不然去了,什么地方做得不对,遇到不好的医护人员,肯定会劈头盖脸的在大庭广众下骂人,让人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4、去前要有心理准备,不要对服务态度和医疗效果的期望值太高。真的。
5、要是医护人员对你的恶劣态度超过你的忍耐极限,你就打他们的投诉电话,如果医院没有告知病人投诉电话,可以打114查询。(这一点我是后来才想到打的)
6、对医护人员的态度首先要好,人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呵呵,这样他们才可能对咱们态度好。尽量在就医问路前先问对方好,用“您”字最好。(但是我今天这么做没有什么效果)。
7、最好要对基本用药原理有一点了解,这样对医生开药,才好把关。特别说明:慎允医生用抗生素。(医生一般都会用抗生素,而且一用就是高级的,高级的价格贵,而且效果明显,可以显示医院和医生医术较好,但副作用却是很严重的)
(我的几个同学曾告诉我,有的医院规定医生每月有最低开药的费用总数,而且每月的开药费用总数是纳入业绩考核的,与工资挂钩。但我不知道是不确有此事。)
8、小病最好不要去大医院,可去可信的小诊所,也可以自己上网配药,我前几天发高烧就是我朋友帮我通过上网查询配的药,然后再去药店买,见效很快的,自己配的药自己清楚,而且副作用小,吃着放心。
小后记:
病人是弱势群体,社会倡导关注、关心弱势群体,而貌似身为弱势群体的病人最基本的需要还是那最基本的尊重,最基本的平等,还有最基本的理解。如果总是一味地对病人居高临下,一味地对病人呼来喝去,那么医院还怎么以救死扶伤的名义而存在,医护人院还怎么以白衣天使的尊荣而存在。那也就只能说这是体格上的病人遭遇了人格上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