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支撑一轮发展和崛起的动力之源。
近年来,宜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始终坚持文化强市战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激发文艺精品创作活力,增强文化影响力,不断延伸文化触角,让书香文化飘溢戎州大地……
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文化发展活力,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实现。文化体制的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劲的内生动力。
2011年宜宾市歌舞剧团、青年川剧团、杂技艺术团合并组建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酒都艺术研究院。改革后的艺研院激发了创作活力,每年完成“三下乡”等公益性演出上百场,其中,创作的大型现代川剧《槐花几时开》在全国巡演250余场,一年内2次进京演出并在央视戏曲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该剧还获得了文化部精品工程资助项目和省“五个一工程奖”。
大型现代川剧《槐花几时开》
荣誉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自宜宾走上文化体制改革这条路,就异常艰辛,从一路荆棘走到霓虹美景,其中夹杂了许多汗与泪,但硕果累累:率先在珙县珙泉镇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群众文化理事会,采取“自发组建、自治管理、自觉监督、自主服务”的“四自”模式,实现群众自我服务和管理,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十佳优秀文化站;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顺利推进;率先在全省完成广播、电视、电影体制改革,构建起顺应时代潮流的纸质、音像、网络三大传媒体系……
2012年,宜宾市被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突出贡献地区”。
文艺精品层出不穷
文艺精品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高度,最能彰显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8月19日晚,大型话剧《赵一曼》经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深度打磨后,在成都西南剧院深情上演,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大型话剧《赵一曼》在成都深情上演
精品并非一蹴而就。2013年,宜宾县启动了话剧的创作工作,经多次专题讨论、专家审核,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剧本并着手排练,于2015年12月,在宜宾酒都剧场圆满完成了两场试演。目前已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四川省2016—2018年重点打造项目”。该剧还将于在第六届川南文化交流展示活动中亮相。
为有效推动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近年来,宜宾市陆续制定出台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实施意见》和 《宜宾市精品文艺创作扶持暂行办法》,不断完善文艺创作机制。
一两个文艺精品出现一地已属不易,可喜的是,宜宾的文艺精品却以井喷之势喷发而出:
- 大型现代川剧《槐花几时开》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剧目”,多次进京演出、并在央视播放
- 重点打造了极富有宜宾特色文化的大型民俗风情诗《长江之头》
- 精品儿童剧《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成功“走出去”,在成都、攀枝花、内江等地成功商演
- 电视剧《大酒坊》、纪录片《远逝的僰人》等4部作品获省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 由张千一作曲、王宏伟演唱的反映宜宾特色文化的歌曲《长江之头》MV在央视多次播出,收到良好反响
长江之头MV在央视多次播出 - 《一竹一刀惊天下》等5部微视作品入选“百部看四川”工程,点击量达300多万,让“宜宾元素”走向了全国
百部看四川之《一竹一刀惊天下》 (未完待续) 来源:宜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