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日中午12时,对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坠井6岁(虚岁)男童赵梓聪(聪聪)的救援行动已持续72小时,遗憾的是,截至发稿时,救援队员仍未找到他的踪影。
11月6日上午11时,聪聪和父亲、姐姐到地里收白菜时不慎掉入家附近一个近40米深的荒废枯井中。看到儿子掉进井里后,万分着急的赵向阳写了求助信息发在朋友圈,之后被好友转发引发网络热传。自聪聪掉入枯井后不久,当地官方、民间开始采取救援模式,在过去的72小时里不间断救援。
11月9日上午,参与救援的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浩在现场向记者介绍,他们使用的井下探测设备是黑白呈现,虽然到了井底,但仍然无法看清具体东西,只有泥,所以现在需要确认孩子是否在泥下。
记者注意到,过去72小时里,蠡县官方从未就井下是否存在生命迹象进行情况通报。消防救援人员11月8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第一天使用了生命探测仪,但拒绝透露探测结果。
应堵塞管理漏洞
防儿童坠井危及生命
落井男童的外公李先生说,这口枯井已建造十多年,荒废了5年左右。“这口井枯了之后,没有回填,没有井盖,也没有在枯井附近竖立警示标识,井口一直裸露在外。村里所有的井都没有井盖和警示标识。”
记者发现,近几年儿童坠井事件频发,其中多涉及农村中的机井。2013年9月6日,郑州鸿宝路干柴李村,一名2岁男童掉进一口未加盖的机井内。消防官兵营救近8个小时未能挽回孩子生命。2014年9月22日,郑州南曹乡一枣园内,一名儿童不慎掉入机井。消防官兵营救4个小时将孩子成功救出。
近年来,由于河北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大量机井干枯、报废。废弃机井深十几米到数十米不等,直径30厘米到50厘米,多“藏匿”于杂草和庄稼地里,极易造成人畜安全事故,污染地下水资源。河南省水利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以前的机井多是国家或集体出资修建的,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就形成了管理上的漏洞。如何管理农村机井,全国目前尚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对此,正在现场的救援人员呼吁,此事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让群众报一下村里有多少口危险机井。村委会组织调查一下,用水泥井盖把井口封闭,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