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记得是香港歌星钟镇涛主唱的吧,当时可谓是风靡大江南北啊,就是现在听听,也觉得非常亲切。可在现实生活中,你身边的人真的都是这样想吗?告诉你吧,错了,几乎人人希望的,是自己比别人过得好。 我有个在机关工作的朋友,自己混的不怎么样,但儿子却很有出息。平时也没看他怎么在孩子身上下功夫,但孩子就是给他长脸,报考一所美国的名校,很顺利就被录取了。这朋友,那是激动的红光满面,把亲戚,同事,朋友全都叫来,在一家星级酒店摆了好几桌,大宴宾客。平常这位朋友很节俭,可这次也豁出来了,高兴嘛。
这正在亢奋之余,就听到旁边桌上,有个多年老友在那里大放厥词,说,国外的学校,根本不看考分,给钱就让上,哎,有钱人就是好!想去哪上学都可以。
那张桌上,有人听的很刺耳,就指责道:你说的,那都是野鸡大学,人家儿子上的可是名校,而且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呢!
对方又扔回来一句:都一样,给钱就让上。
两个人的对话朋友听得清清楚楚,气得血往上涌,但大众场合又不好发作!能做的事,就是立即起身买单走人,多年的老交情,到此为止了。
要说这事,还真是朋友错了,你儿子太有出息,就意味着对别人家孩子的无端羞辱。自己关起门,和几个亲密的朋友庆祝一下就是了,非要昭告天下,别人心里悲愤至极,当然要修理你了。 这人类呀,进化了这么多年,但在很多人骨子里,还始终保留着一套丛林法则。他们总会留一个心眼和身边的人比较,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会觉得不舒服,有危机感,难受。诸位仔细想想,除了自己的父母,谁希望别人的日子比自己强? 任何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为了唯一一次的生存机会,都不得不参与到,对物质和精神财富摄取的竞争游戏中,这就是所谓的“丛林法则”。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生命的繁衍却是无限的。有限遭遇了无限,便生出了竞争及其引起的血腥。这竞争的终极目标,还不就是为了比你过得好嘛。所以,当看到你跑在他前面,有的可能会奋起直追;有的则会提起腿,对着你的屁股就一踹,或者悄悄地伸出腿来,支在你前面,给你使个绊子,心里想,谁叫你这么得瑟。 当然,也有些人,深知咱中国人的嫉妒心理,发达了,知道内敛、含蓄,在别人面前夹起尾巴。有个朋友大学毕业后,一直混得不错,深得老板赏识。这些年,房地产市场热得一塌糊涂,他更是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同学朋友面前,他却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在朋友圈里,他还会经常发一些加班到深夜的照片,再配上“方便面买了,但是还来不及吃”的文字,一副苦逼加班狗的形象;月初信用卡账单一到,就晒到网上,并附上哀叹,又要砸锅卖铁还债了。 苦逼形象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周围的朋友遇到什么烦心事,也愿意跟他聊一聊,就因为他比自己还惨,于是心情就好多了。 而我最了解他的根底,每次看到他,我都笑他太假了,至于演得这么凄苦吗? 然后他就反问我,那你知道小吴吗? 我说知道啊,就是那个做保险的。 这个朋友那是一脸的坏笑,说,这个小吴,没少缠你们吧,我这就清静多了。都知道我过得不好,她也就没好意思过来找我。所以说,有时候还是低调点好,起码无关紧要的事情不会找上你。 看到了吧,你装,虽然不会遭雷劈,但你说出多大的话,就要承担多大的义务,你可以说,我混得好,关别人什么事。但别人不这么认为嘛,他们只会觉得你小气,觉得你是土豪,就得分你的田地。 这个朋友是个聪明人,充分领悟了“闷声发大财”的精髓,决不去图一时的面子。用他的话说,面子有什么用,逞一时口舌之快,往后将是无尽的烦恼。一旦你在圈子里拔尖,别人要么想着绊倒你,要么想着分享你的果实。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多少人希望你过得比他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