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81|评论: 10

[以文会友] 写赋也要讲点规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赋也要讲点规矩
一、什么是赋?赋是“近似于诗”的文学作品。所以一篇赋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你把山、水、田、林、路、花、草、人、事、老虎、苍蝇都揉在一起实实在在的歌颂、鞭打,那怕你自已十分得意,那也不是赋,你认定是赋也不是赋。
二、基本程式:不管你是骈赋、散赋、律赋,篇中大部分都要以“四、六字”(也可单四字、单六字)为主构成。最重要的是很多句子要求对仗(宽对)。不客气地说:如果您连对联都没整伸展,那就不忙写赋。像写新闻样,那叫散文,写好了同样是大作。范仲淹和王勃的文章是千古绝唱,要是我们早就“赋”起来了,可他们只把它叫“记”、“序”,不仅仅是谦虚吧?
三、必须押韵,可以通韵。语句可以写成散句,但不能写成散文。词语要流畅,文字要清新,切忌堆砌辞藻、无病呻吟,夹杂太多现代白话。
四、以“线”串珠。一篇像样的赋,有几类词(线)绝不可少。如发语词的夫、盖闻、若夫等;副词中的而、乎、于是、斯、且、与、共、之、者、也等;形容词、动词更不可少。发语词是抓人的“眼球”;副词是用于比拟中的连接;形动二词主要用于铺陈、烘托气气氛,避免平铺直叙。
五、要有“诗眼”。上例说的范、王二君,他们大作中的诗眼是凡读过书的人都记得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和“落霞与孤鹜齐飞……”。而我们写在这块土地上的东西已是不少了,可是除我们在孤芳自赏、在自吹自擂外,有谁能背得几句呢?
我读书少,写的赋也不好。写此文的目的是怕我们“不是而是”的“大作”多了,将来……。
(何茂森请老生姜代发)2016。1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16 07:10
      赋,需要铺采擒文,多用排偶,任何文章的主旨都唯一,一山无二虎嘛。至于物象纷然杂陈,那就不可汪洋恣肆,纵横于天地六合间了,才十分有磅礴气势的大赋非如此不可。这大概源自楚之骚诗影响吧?故有骚赋一体。
      可是,除诗赋、·文赋的句式以四、六句为主外,也有个别大赋中杂以三言句于其间,当然,这是它的祖辈基因痕迹了。
      当然,赋由于是界于诗向散文过渡中似一种文体。宅是用韵的,可次一韵到底,也可变韵:其对偶的下句韵脚用平声,但是也可循“词不害义”而偶有破格。
     一般不提倡填词作赋,实在要学习之作“赋,不要生硬套用语气助词,一定依据语气的表达需要,正确使用“之乎矣也者焉哉”和句首语气词“启夫”一类,切莫犯“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的笑话性错误。
      总之,今天是信息化时代,速度是金钱了,无几个人太清闲躲进书斋填词作赋,建议青年人学习峻青,干脆试作散文如《秋色赋》歌唱生活吧!别去弄拘束人的诗赋、文赋与骚赋为宜,文学本來就“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嘛,何必给贵妇人绣嫁妆呢?





发表于 2016-11-16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把赋的各种风格,分别弄一个样板出来,让我们观摩学习,烦请夫子意义讲解剖析,可否?

发表于 2016-11-16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楼主:下面一段文字,居然冒充作“赋”了!君请看——

“于是酒中乐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大奢侈。朕以览听馀闲,无事弃日,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于此。恐后叶靡丽,遂往而不返,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于是乎乃解酒罢猎,而命有司曰:‘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隤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更始。’

  “于是历吉日以斋戒,袭朝服,乘法驾,建华旗,鸣玉鸾,游于六艺之囿,驰骛乎仁义之涂,览观《春秋》之林,射《狸首》,兼《驺虞》,弋玄鹤,舞干戚,载云䍐,揜群雅,悲《伐檀》,乐乐胥,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述《易》道,放怪兽,登明堂,坐清庙,次群臣,奏得失,四海之内,靡不受获。于斯之时,天下大说,乡风而听,随流而化,芔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王,而功羡于五帝。若此故猎,乃可喜也。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从此观之,齐楚之事,岂不哀哉!地方不过千里,而囿居九百,是草木不得垦辟,而人无所食也。夫以诸侯之细,而乐万乘之侈,仆恐百姓被其尤也。”


前面不仅把山、水写进去,连橘都弄进去了。把他撵出赋坛!


发表于 2016-11-1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是文言近指代词,“共”是文言实词“一起”、“互相”、“共同”的意思,写赋一定要用?

发表于 2016-11-16 10:5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赋是一种文体的名称,主要流行于汉朝,尤其是汉武帝时期。这种文体,形式华丽,便于抒情和赞颂。但是如果用来议论和劝谏,就没多大用处了。
    主要的汉赋作家有:前期的贾谊,鼎盛时期的司马相如、杨雄,后期的班固。
    另外,“赋”也是诗经中的一种常用修辞方法。是用一种事物(能表达特定感情的)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方法。与“比”“兴”共称为诗经最常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6-11-1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写自由赋的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1-1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疑义相与析吧,可以读读王力教授《古代文学》的有关篇章,另外读读有代表性的诗赋、文赋、骚赋,甚至赏析一下汉代著名的大赋。逐步了解一中文体的演化过程,“赋”命题,也是如实的,如网友提到的俊青的《秋色赋》,名其赋而非赋,实际是散文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16 20:26
楼主第一点,似乎混淆了主题与题材(意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17 06:56
楼主第一点怪怪的,啥子意思?
发表于 2017-1-1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各位前辈的经验之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