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二线城市除了房价高涨到失去理性,同时土地市场也频繁拍出高地价。因此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在抑制房价的同时,也对土地市场进行了相对的约束。那在调控之后一二线土地市场受到什么影响了呢?
土地市场变“冷”
此次北京出台的调控政策中,政府明确要求强化控地价、限房价的交易方式,在严控地价的同时,对项目未来房价进行预测,试点采取限定销售价格并将其作为土地招拍挂条件的措施,有效控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各地调控政策持续作用下,8、9月各地高价地频繁出现的现象在10、11月开始明显减少。11月前两周,全国合计出现26宗超过10亿元单宗金额地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高价地只有11宗。相比二季度,10月份高溢价率地块就开始明显减少。
多地调控政策“发威”
事实上,二线城市针对土地市场的约束性政策正在步步收紧,近日南京、成都等地相继明确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必须使用企业自有资金。11月15日,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明确要求,参与本批次住宅用地、商住用地的购地资金(包括土地竞买保证金、定金及后续土地出让价款)须为竞买人的自有资金,不得为银行贷款、信托资金、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保险资金等违规资金。
11月17日,成都市也要求建立购地资金来源审查机制,严格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只能用自有资金购买土地的要求,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企业发债募集资金不得用于购置土地。
业内人士分析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一二线城市普遍通过限地价、限房价、限资金来源等措施全方位调控土地市场,将积极推进土地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力度,并结合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
此外,由于土地在出让过程中已经限制预售房价,所以开发商会加快开发周期,不可能再按照普通商品房的销售节奏分批供应。yuqiancyh
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