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记忆中拾起故乡初冬的乐章 王仕彬 故乡春天是温和的,故乡夏天是热情的,故乡秋天是清高的,而故乡冬天却是冷艳的。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家,过了新广场,豁然见竹公溪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故乡冬天是一个冷酷的杀手,他扼杀了许多可爱的小生灵。他使花朵凋谢,小草枯萎,落叶凋零,你看,那白杨的叶子在一夜之间全部落尽了,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金黄的波涛上下翻腾,你听,花儿在风中叹息的声音,小草在月下哭诉的话语,是多么的无奈与悲伤,鸟儿们听见了它们的叹息与哭诉,躲到了没有冬季的南方。但冬天又是一个温柔的姑娘,她给朝阳抹上红润,给大地披上白纱,你瞧,那堪蓝的天空中旭日像醉汉的面孔涨的通红地从树后出现了。它的光辉照射着大地,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乡间小路覆满了白霜,在人们脚下踏的簌簌作响。
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的想起来。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我像一条游到青衣江水里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
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山在呼吸,树在呼吸,人在呼吸,城市在呼吸,故乡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故乡的冬天似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步伐跚,历尽苍桑,饱受风雪的磨难,但是他依然不改对大自然的爱恋,你看,越冬的麦苗身上,是他盖上的棉被,繁叶落尽的树下,是他执意培上的冬肥,害虫肆虐的田间,是他施上的杀虫剂,他使青松更苍翠,使冬梅更芬芳,使天更高,地更远。人们更坚强,他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了这个世界,对於自己,没有丝毫保留,当春天的脚步逐渐走近的时候,他又是那样断然离去,把希望与祝愿给了新的一年。
故乡的冬天,不论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你都是最冷艳的,是最美的,也是最令人怀念的,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寒冷的日子需要温暖地度过,故乡的冬天需要我们的内心有合适的温度,才能够欣赏大雪,欣赏冰挂,欣赏千山鸟飞绝的意境,欣赏那些冰冷的美丽,如水的缘爱故乡,经流年,心存追梦的情怀,寒月敲窗问阁,梦醒才知独自观望,霜雪侵染,难免心生寒凉,翩然离去的背景,也许留存的只有那份淡淡的幽香……一缕思心,世事的消长,散落的思绪在青翠的记忆中拾起故乡初冬的乐章。〈王仕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