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县城燕窝街风景】后街怀想
2016-12-02 掌上南部APP
关 注 南 部 事 传 递 正 能 量
【南部在线-掌上南部APP】 为南部而生 0817-5888268
- - - - - - - - - - - - - - - - 正文开始 - - - - - - - - - - - - - - -
后 街 怀 想
从十字拐出发过了东门桥就是后街了。后街的尽头是燕子窝,燕子窝上面有几颗很大的黄桷树,常年栖息着很多的燕子,据说县城的蚊虫都被这些燕子吃干净了,所以夏秋县城里是不用挂蚊帐的。燕子窝上面就是杜甫诗题吟的“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晓霞观了。晓霞观下面有一个码头,常年停泊和行走着客货船只。后街的南边是陡削峭壁的塔子山,上面有一座七级古塔,据称为震邪塔,它与城北的凌云山遥相呼应,占领着县城的制高点。后街的北边有一片滩涂地,长满了芦苇和蒿草,滩涂外是清澈的嘉陵江。
老县城狮子拐
后街街面上铺着青石板,宽十余米。两边的房屋是川斗结构青瓦屋面,做生意的门面是用一块块的木板镶钳关闭。那些房屋,有的只一层,有的有带木板楼的两层。
当年的后街,商贾云集,繁华且有生气。 百货五金 ,日杂副食,糖酒烟土,一应俱全。茶铺子,酒店子,戏园子,饭馆子,旅店子,应有尽有。听书的,看戏的,品茶的,摆龙门阵的,看勾经的,啥人都有。开铺子的,摆地摊的,卖打药的,边走边叫卖的,样样齐全。后街俨然一个小社会。
老县城燕窝街
小时候会编竹扇,乡场上不好卖,存多了,星期天就邀约几个小伙伴,走五十里山路,在太阳刚刚在晓霞观露头的时候就赶到后街,找一个街阳边,摆起竹扇叫卖。到午后还没有卖完的,找根谷草编一个圆圈插在扇子上,边串街边卖,这个时候,一般会买一个锅亏吃,渴了就找有水龙头的地方喝上一口自来来水。下午四五点,在我们准备回乡的时候,后街的居民开始吃晚饭了。那些妇女,端一碗红油挂面,坐在门槛上,吃得津津有味,还相互聊着天,弄得我们几个小伙伴清口水长流。要知道,在乡下,我们几乎没有吃过这么香喷喷的红油面。因为家里面产那点菜籽油 一般都要变成钱,购买些必须的工业日用品。
后街杨家大院
后来参加工作进了城,单位距离后街也不远。下午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去后街转转看看,虽然已没有儿时那种对红油面、凉粉摊、热油干的馋,但那样的记忆好似在脑子里长了茧,总也挥之不去,剥离不完。
后街的变迁是在九十年代后期,每次去都有一种莫名的惆怅与失落感。
我心中的后街呢,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怀念。
文章:麻辣社区网友332525337
发不出图片呀
十字拐,狮子拐只是读音问题,事实上应该叫十字拐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