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房地产的主题是去库存,而今年的主题大部分则关注在降房价之上。然而降房价与去库存两者其实都是我国房地产的重点。
不同的城市产生的也是不同的房地产行情。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房价需要降低,而三四线城市则需求努力为商品住宅去库存而努力。那么“降与去”这两者可否兼得呢?
国内的房子是多是少?
今年前三个季度,多地房价一路飙升。房价,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回避的话题。业内专家邱晓华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产物,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无论对中国的房地产是批评也好,肯定也好,至少有一点没有变,就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
而朱云来提出:“就房子的数量而言,我们人均平米数已经很高了,实际上是比较系统性的过剩了。恐怕按照现在的速率,我们正在施工建筑的就有60多亿平米的住宅,算下来已经够新增两亿人住了。并且按规划,十年也才有一亿新增的城镇化人口,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建房子了。”但就中国下一程的房地产形势而言,邱晓华仍然认为部分地区的房价上涨仍然会发生。
去库存与降房价如何共存?
去年,面对经济新常态的现实,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成为了改革的五大任务。其中涉及到房地产业的”去库存”任务成为了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今年前三季度房价的飙升引发了公众对“去库存”的深层次思考。究竟如何既去库存,又不让房价飙升呢?
对此,国务院参事汤敏在讨论中提出:“我觉得这一轮的房价上涨,就是几个一线城市和少数的二线城市,大部分的城市,还是偏冷的。一线城市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汤敏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房地产问题如果不解决地方政府靠卖地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房价飙升的怪象还会不断的出现。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长期的过程。“但是,目前来说,要在一线城市增加一些供给,包括土地的供给,我觉得还是必要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过去几年里,大量减少土地供给,这也造成了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得太快。”汤敏说。
朱云来则认为,目前房地产的高需求是超量货币发行产生的需求。因为货币规模在不断扩大,货币创造的速度,已经赶上了经济发展的两倍,再加上分配不平均,才导致了房价的分化。所以提出,需要特别小心的是过剩,并非是增加供给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肖耿看来,房价是一个市场信号,有能力的年轻人都去一线城市,最好的企业都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却远远落后于市场的需求,这也是客观的。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土地增值,人力资本增值的历史,房价的分化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是,货币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货币怎么保值,老百姓是非常理性的shzyqiyu88
来源于: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