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法院“四字诀”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法制网12月8日讯 签订责任书、执行网格化、“特殊”失信被执行人......一串串新名词在安岳法院执行攻坚战中传播开来。今年来,安岳法院以“责”、“严”、“新”、“强”四字方针为执行行动纲领,攻坚克难,联动发力,打好一套套组合拳,形成上下一盘棋的执行大格局,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止今年10月,案件收结案数及结案效率、执行标的到位率均稳中有升,其中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已全部执结,执结案件共计794件,执结率为75.84%,比去年增加8.6个百分点;执行到位标的额为478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100余万元。 狠抓“责”字,同心齐力谋划部署。 安岳法院将执行工作摆上全院重要日程,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李一兵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执行局长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召开党组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制定出台《力争一年基本解决安岳执行难工作方案》,明确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建立三级执行例会制度,将执行局周例会部署常规工作、执行难领导小组半月例会研判疑难问题及院党组定期例会督办督查相结合,形成有决策部署、有贯彻落实、有督促问责的“三有”执行工作机制,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落实、有人监督。截至10月底,该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已召开工作例会5次,院党组召开例会4次。 对执行积案、未结案件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逐一进行排查清理、分类建立台帐,逐案落实包案领导、明确办案责任人,对穷尽手段确不能执行、化解的案件,必须形成书面报告,详细说明原因和下步工作方案。同时,结合执行工作的实际情况,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会战动员大会,全体执行干警分别签订“基本解决执行难”责任书,上下齐心共同推动工作落实。 恪守“严”字,规范运行约束权力 。 以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为依托,通过设置提示提醒、审批管理、监督督促、程序控制等流程节点,全程进行案件跟踪、预警、通报,由审判管理中心对预超审限案件进行追踪提示、对长期未结案件每月通报并责令书面分析,实现所有执行案件立体化监管。 利用执行案件流程节点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管理机制,以“五查一告知”为基础,对终本案件全部实行单独、重点管理,确保终本案件合规率达到100%。建立终本案件定期轮回查控、及时恢复执行以及退出机制,切实保障申请人合法利益。 设立执行查控室,确保查控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指派专职专人负责查控工作,实现立案专人查询、协查部门集约查询的双重保障机制;建立实时台账,规范系统日常使用管理,有效提升案件执行效率,促进执行规范性。 力求“新”字,探索多元破难途径。 切实加强审执有效衔接,破解“物难查”,财产保全案件统一归由执行局办理,充分利用执行“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平台,在立案和审理阶段全面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查控措施。通过对当事人的主动引导,强化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手段措施,加强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发现力度。 探索建立网格管理制度,破解“送达难”,构建“城市网格化管理”执行平台,以政府社区网格单元为基础,建立以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和千名网格员为基础的执行联络员制度,协助该院查找被执行人下落、财产,协助送达法律文书,补充网络查控系统的不足。该项工作机制建成当月,安岳法院在网格员的协助下已成功寻获6条财产线索,找到被执行人12人。 出台悬赏执行管理办法,破解“物难找”,由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安岳法院悬赏执行的实施办法(试行)》,鼓励社会大众提供被执行人的信息和线索,如举报人能够提供被执行人的下落或财产线索,可向法院举报并与申请执行人就悬赏事宜签订协议,待申请执行人实际收到执行款物后,即按悬赏协议兑现奖金。对涉民生等特殊案件,申请人确家庭困难无法支付奖金的,将启用专项执行经费给付。 突出“强”字,重拳出击加大惩戒。 强化单位联动,形成执行合力。与银行、工商、民政、车辆、证券等单位联动合作,建立以“总对总”为主、“点对点”为辅的网络查控体系,实现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一体化查控。今年来查控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款365余万元,查封房产82处、车辆96辆。与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就执行流程的具体衔接配合达成共识,依托联动执行工作机制,向县人大、政协等相关单位推送涉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特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求协助法院对其在评优评先、表彰奖励、提拔使用等方面予以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