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2014年以来的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市政府此前公告,当日10时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南京将全城鸣笛致哀。当天,多项有关活动也将举行。(12月13日《人民网》) 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遇难国民,在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记忆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并提醒世人不再重蹈覆辙。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无法抹去的伤痛,也是人类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过往一切反人类的战争罪行。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爱国。“公祭日”不是为了挑起战争,而是为了维护和平。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知道它的由来,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