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市政府第12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市民政局《关于批准平昌县英烈纪念园、南江县烈士陵园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的请示》。平昌县英烈纪念园正式成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 http://www.scpc.gov.cn/UploadFile/1/2016/12/20161212110858245824.jpg “三二年,腊月天,徐向前领兵进巴山,一仗打到得胜山,江口县红了半边天。”这是一首在大巴山传唱甚广的红军歌谣,当年的“江口县”,就是今天的平昌县。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1932年到1935年,红军在这里战斗了3年之久,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现有红军战斗遗址、遗迹103处,红军石刻标语3000余幅(处),红军文化深厚。 如何发挥县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让更多的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能满怀兴趣地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在革命传统教育中触摸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为集中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平昌县大手笔在佛头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收集最齐全、展示最系统的红军石刻标语园基础上,又在得胜镇四化村庙梁山、川陕苏区著名战役——水司坟战役遗址修建“平昌县英烈纪念园”,核心区域面积76.15亩,由“川陕苏区平昌英烈纪念碑”“川陕苏区平昌革命文物陈列馆”“烈士墓群”三部分组成,配套建有纪念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目前,已是集纪念性、文化性、社会性、景观性于一体的全省一流国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今年4月,被省委党史办授予“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今年6月,被平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烈士纪念设施。 http://www.scpc.gov.cn/UploadFile/1/2016/12/20161212110966606660.jpg 走进平昌县英烈纪念园中的川陕苏区平昌革命文物陈列馆,笔者看到,当年红军战斗使用的各式马刀、长矛,红军披过的蓑衣、穿过的草鞋……一件件珍贵的展品,把人们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特别是采用现代光影等技术,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令人震撼。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县内外党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圣地!”平昌县英烈纪念园管委会主任陈琳介绍,在今年“七一”期间,结合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县内外机关党组织以支部为单位,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到平昌县英烈纪念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组织活动。在纪念园,党员干部采用重温入党誓词、瞻仰英烈纪念碑、参观革命文物陈列馆、聆听红军故事等多种形式,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心灵上得到净化、精神上得到洗礼、党性上得到锤炼,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更加坚定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校验思想之标、补充精神之“钙”。 http://www.scpc.gov.cn/UploadFile/1/2016/12/20161212110930113011.jpg 暑假期间,一位老家在平昌县、工作在德阳市的党员刘洪波,利用女儿刘珊放假的机会,专程带她来平昌县英烈纪念园瞻仰。“这里陈列着珍贵的革命文物、丰富的历史图片,相关资料也很翔实,这比书本中的说教要生动得多,也易于大家接受。”刘洪波说。 “我喜欢听英雄的事迹和革命故事,他们能让我有信心战胜困难,明白坚持和奋斗在人生中的意义。”刘珊说,纪念园生动的内容、活泼的形式,很适合他们年轻一代。 http://www.scpc.gov.cn/UploadFile/1/2016/12/20161212110929902990.jpg 据了解,平昌县除了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外,还有许多像刘洪波、刘珊父女一样的县内外游客慕名到川陕苏区平昌英烈纪念碑前向烈士默哀致敬,瞻仰烈士墓群,参观川陕苏区平昌英烈陈列馆的每个展厅,回顾先烈们那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接受党性教育。 一段段历史文字、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一段段讲解,把人们带回到那波澜壮阔的革命时期,不禁心生崇敬、心怀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