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愿意回忆,但历史却不能遗忘。而就在今天,南京首批抗战老兵纳入了保障范围,每月将有2000元救助,这样的新闻让人感到更加实在。倒不是因为这样的新闻是“应景式”的植入,虽然最近声讨日本右翼的声浪是越发强烈。而是至去年民政部下发通知,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将纳入社会保障有着实质性的落实。对此很多人深以为然。
可以负责任地说,抗战老兵就是活着的抗战史,他们和中央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所珍藏的历史宝贵资料一样,都是让日本右翼如坐针毡的“活证物”。厚待这些已经像大熊猫一样稀少的老前辈,我们责无旁贷。
在笔者的记忆中,就有全国人大代表和南京政协委员等就抗战老兵的安抚工作的相关报道。而对于老兵们的晚年托底,民间的组织早已经是在路上。比如在南京,就有个叫1213志愿者同盟的民间组织。他们的口号就是“尽我所能,让你老有所依!”而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也通过善款义拍会等形式,来为抗战老兵建立专项医疗基金。
这是个社会义务问题,更是历史责任问题。只有我们尊敬了历史,包括尊敬了活着的历史,外界也才会以相同的态度和频率回敬之。老兵说过“我们不怕死,但怕被遗忘!”经历过枪林弹雨、生死离别的惨烈场面,却心中仍有一种“放不下”。这样的心愿和心声,该让更多的人为你去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