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9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昨日,南京举行大规模追悼仪式和纪念活动,南京全城鸣笛致哀。南京公祭,不仅仅是一国之殇,它牵动着多国人民的心。之于我国而言,“为的是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之于侵略发起之一的日本而言,更是要反思罪恶,为历史罪行道歉。 在我国悲痛缅怀南京大屠杀之际,传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即将访问珍珠港参加纪念活动的消息,中国舆论要求“安倍应来南京”的呼声更加强烈,日本主流媒体也紧盯中国今年的公祭仪式和民众情绪,由此可见,无论是我国,还是日本,都不能忽视的关键一点,那就是民间情绪。 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在很大层面上就是充分照顾民间情绪,让民间情绪以合乎理性、文明有序的方式表达出来,尊重民情民意,凝聚民间自发形成的凝聚力。一直以来,我国民间对于日本抱有颇多不满,根源在于日方对南京大屠杀、对侵华的一系列罪行采取的回避、遮掩态度,日方早就应该对此作出正面回应,以虔诚、真挚的态度向全中国道歉,承认历史罪行,并采取积极的悔罪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