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005年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这是为纪念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解放了最大的纳粹死亡集中营波兰奥斯维辛。二战期间,110万人在这里遭到纳粹屠杀。 久处和平年代的人对于战争的残酷,对于屠杀的血腥,对于人性在处于专制与压迫下能转变成如何幽暗,会感觉非常陌生,缺乏警惕。是的,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良知的正常人,谁能有勇气残杀同类,但是,在战争年代,在血腥残暴的大环境的驱使下,不是敌死就是我亡,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残酷而激烈,甚至妇女儿童都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成为战斗英雄,成为能自我保护甚至能上场杀敌的能手,但是却没有人认真思考这样的敌我之分真的是对的吗?每个人都是有亲朋好友有血有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冷漠残暴的杀人机器。 战争的残酷无情令人望而生畏。血雨腥风,枪林弹雨,死伤无数,瘟疫横行,白骨遍野,悲鸣四野。寒风凛冽,田野荒芜,无数城乡变成废墟。弹痕累累,血染疆土,文明遗产毁于一旦。 全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用鲜血换来了和平。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反思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当我们回顾过去,不能不思考和平的重大意义。只有和平才有发展,只有和平才有进步。中国人民遭受侵略、战祸之苦,深知和平来之不易。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更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和平来之不易。为了和平,我们反对战争!让人类远离战争。 战争的危险警告我们,对和平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珍爱和平,希望化剑为犁。但是,为了和平,必须铸剑;为了和平,必须准备战争。“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这是一条永恒的道理。 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为了让和平年代的我们牢记战争的险恶无情,珍惜和平的当下,警惕好战分子的言行,御守平安幸福。祈愿世界能远离战争阴霾,永沐和平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