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2月13日报道,1952年,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笼罩着伦敦,至少4000人死亡,另有15万人入院治疗。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得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学大气科学教授张人一博士率领的一支国际科研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解释了燃煤――早已为人们所知是致命浓雾的主要原因――释放的二氧化硫是如何转化成硫酸的。 据趣味科学网站报道,研究结果对当今具有启发意义:研究结果是利用实验室试验以及来自北京和西安的大气测量数据得出的。张博士说研究或许对中国――现在的情形类似于1952年的伦敦――以及空气污染水平常常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的其他地区的相关当局有用。 张博士在声明中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燃煤产生的另一种排放物二氧化氮促成了这一转化过程,最初是对自然雾产生作用。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产生酸性微粒,接着这些微粒又抑制这个过程。”报道称,这并不一定是说他们面临着重蹈伦敦覆辙的危险。该研究小组指出,中国的雾霾是由更小的微细颗粒组成的,研究涉及的硫酸盐形成过程只能通过氨来完成。 尽管如此,中国和印度政府似乎认识到了空气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口与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迈克尔?布劳尔博士告诉《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中国正在发生几件重要事件。他们已经开始(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因此我们可以跟踪进展情况,至少污染水平在趋于平稳,甚至可能下降,但是现在断言还为时过早。”他还说:“看来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问题是污染水平究竟能在多短时间内降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