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老了,就去赵公山生活
文/胖大姐水饺
当我老了,我要去赵公山生活,听说在那里居住会长寿。
记得贾老爸给我讲过一段关于赵公山的传说故事,在五几年大办钢铁那阵,贾老爸是民兵连长,常带着民兵去赵公山砍木头,用来烧火炼钢。
有一天,他们走到离山顶不远处,看见一根大木头横在山路中间,因木头足足有大圆桌般大小,想翻过去继续爬山,都很难翻过。于是几个人决定就地取材,用锯条足足据了四天,才据下一块吙皮板,可见那树有多坚硬?
中午吃着自己带的玉麦馍馍,找点干树枝,想烧燃把馍馍烤热吃,突然,有人看见离山顶不远处,有几个方桌般大小的石墩,大家感觉奇怪:这高山顶上,哪来的石墩?
晚上回家,向村里九十岁老人问及此事,原来才知道赵公山顶在几千年前就有一座庙子。
几千年前,赵公山顶有一处平地,足足好几亩地宽,平地上有一座庙,一个老和尚带了一个徒儿长期居住山顶庙子里。小徒弟很勤劳,每天早上都去挑水。有一天,老和尚发现徒儿担着水桶出去,晌午才回来,连续几日都如此,老和尚也没有半点责备的意思,徒儿年纪尚小,可能是去摘野果吃了,就一直没问。
哪知,有一天徒儿自己向老和尚坦白了:“师傅啊,您咋不问我这几天挑水为啥这么迟回来呢?告诉您,前几天我遇见一个很可爱的娃娃,与他一起洗澡(游泳)呢,所以回来迟了。”
老和尚一听,脸色大变,这深山老林处,哪来的娃娃?转过身,去房里取出一根针,一根红线:“徒儿啊,你把这根针线带着,乘他不注意的时候,把这根针悄悄插在他衣服上,记住啊,千万别让他知道。”
徒儿照着师傅说的,在娃娃衣服上悄悄把针穿上,当娃娃刚刚穿上衣服,老和尚一个健步飞跃过去捉住了娃娃,原来,娃娃是水凼边上的一株千年何首乌修炼成精的。
老和尚把娃娃扛回家,用刀砍成坨坨丢锅里煮,味道那个香啊,装上一碗叫徒儿吃,徒儿端着热气腾腾的砣砣肉不忍吃下,因前几天一直与自己一起在水中嬉戏的伙伴,如今变成碗中的肉坨坨,怎忍心吃下?于是对师傅说:“师傅您吃肉,我喝汤就是了,”背着师傅把汤顺着院坝洒在地上。
第二天早上,徒儿睁开眼睛,吓一大跳:怎么啦,怎么啦,师傅呢?房子呢?自己竟然睡在光秃秃的院坝中央。原来,师傅吃了娃娃肉以后变成神仙飞上天了,庙子也隐去了。只有几个大石墩还存在,后来人们猜测,可能是汤汁没有洒到石墩上的缘故。
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一直在赵公山一带甚至整个川西平原流传至今。人们把赵公山,称作是一坐仙山,又叫不老神山。 赵公山原名大面山,是八百里青城山的主峰,这座大山背靠阿坝高原雪山,前拥有天府平原,左连熊耳岭,右靠岷江。
如今的赵公山,已是都江堰市的一处风景旅游点,柏灌台,万寿宫,文昌宫外,还有许多深山腹地道观庙宇,走在山间小路上,闻听鸟儿啾鸣,欣赏山水情,如诗如画,如临世外桃源。
赵公山资源也很丰富,有最为集中的中华猕猴桃种植区和良种培育基地。猕猴桃既有很高的抗癌价值,又有环境价值、观赏价值。郁郁葱葱的万亩林场,带给赵公山无限生机。
等我老了,饺子店不开了,就去水特别清,林特别青,山特别的幽,山秀水美,连绵起伏山的天然氧吧赵公仙山去生活,直到残烛摇弋日偏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