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01|评论: 1

[信息动态] 【山城快递】“荷花”“牡丹”齐放 国家大奖相继入囊(重庆晨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2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荷花”“牡丹”齐放 国家大奖相继入囊




               2016-12-21 06:13:26 来源:
重庆晨报(重庆)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5/51/512c7b2fcbf81ccf4f6d761cdc36e308.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512c7b2fcbf81ccf4f6d761cdc36e308 (1).jpg
图为舞剧《杜甫》首演。 本报记者 高科 摄 (资料照片)

     本月12日,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奖结果出炉,重庆歌舞团原创大型舞剧《杜甫》摘得殊荣。这是我市“荷花奖”零的突破,也是继1995年原创舞剧《三峡情祭》获文华奖后,我市舞剧赢得的又一项国家级大奖。
在牡丹奖、群星奖等国家级文化类大奖评选中,重庆的文艺家们也斩获颇丰。
     整个2016年我市文艺界可谓大丰收。除了舞剧《杜甫》,市川剧院电影版川剧《金子》、市京剧团原创作品《大梦长歌》、市歌剧院的《辛夷公主》、市民乐团大型民族管弦乐《大地悲歌》等一批原创精品相继问世,好评如潮。

“荷花奖”零突破
打造国际化的《杜甫》

     今年4月首度亮相施光南大剧院前,舞剧《杜甫》经过了漫长的筹备与排练,“历时15个月、超过1400小时排练……”这组数字令总编导周莉亚记忆深刻。
     为了打造好我国第一部以舞剧方式呈现杜甫完整一生的作品,市歌舞团请来《印象·刘三姐》的作曲刘彤、国家大剧院舞台美术总监高广健等名家,“正是在这些大师的高水平创作下,《杜甫》才赢得了观众的心。”周莉亚说。
《杜甫》给观众最直观的印象是“国际化”。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的运用与舞剧的肢体艺术相得益彰,云海、下雪的长安,天空飘起的小雨等细节都以装置艺术与多媒体的方式呈现,令人耳目一新。
     与通常所见的唐朝影视剧不同,《杜甫》摈弃了头戴牡丹、大红大紫的造型,反而十分素雅,以灰白等浅色系为主,这种服装师根据唐俑意象化处理的结果也令人称奇。

国家大奖花落山城
重庆文艺家全国瞩目

     10月底揭晓的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获奖名单中,20个获奖作品中重庆占两席,获奖数全国第一,谐剧《一分都不能少》和小品《占座》获奖。本届群星奖有5000多个作品参加初选,最终仅20件作品获奖。
     《一分都不能少》由我市曲艺表演艺术家、著名笑星凌淋表演,这也是他自2010年、2013年来连续第三次摘星。
     喜讯还从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现场传来,20个获奖名额涵盖了小品、苏州弹词、山东快书、四川清音等全国18个曲种,重庆笑星吴文凭四川评书《巴国魂》摘得牡丹奖表演奖,为山城曲艺再添一朵“牡丹”。

《金子》电影化
川剧也能美得像大片

     11月亮相的电影版川剧《金子》首度登台便大获成功。与老版相比,新版《金子》最显著的变化在服装舞美——阔腿萝卜裤、俏皮小偏襟把沈铁梅扮演的金子衬托得别有风情,而刻意加大了景深的舞台以及灯光色彩也让视觉效果更加立体。
     对于一部20年的经典作品来说,改编并非易事。张艺谋御用服装师王秋平说,“我先按自己理解做过方案,后来专程来重庆看了《金子》,非常震撼,意识到光考虑唯美和整体协调性不够,于是推翻之前的方案全部重做。”
     灯光师邢辛与舞美师申奥为呈现3D立体效果费尽心思,申奥表示,老版用黑色体现压抑,现在用墨色体现虚实结合,从视觉上比原来要明快。为了找到这种中国式虚化的大片韵味,申奥跟伙伴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四易其稿,总算有了国际大片的效果。
     经典川剧《金子》,自1997年首演以来,获35项国家级大奖以及个人奖项70多项,成为中国戏曲现代戏新的里程碑作品。本报记者 赵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原创舞剧《杜甫》首演成功 双胞胎兄弟分饰杜甫和他的影子
2016-04-28 23:30:53 来源: 华龙网 0 条评论

【摘要】 如何用肢体语言演绎诗圣杜甫?今(28)日晚,伴随着阵阵凄婉的箫声,由重庆市歌舞团打造的大型舞剧《杜甫》首演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拉开帷幕,中国诗圣杜甫一生的缩影首次以舞蹈的形式被展现在舞台上。据了解,该剧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将在国家大剧院进行公演。

http://i3.cqnews.net/cq/attachement/jpg/site82/20160429/d0df9a8c856d188c9e2912.jpg 512c7b2fcbf81ccf4f6d761cdc36e308.jpg 4月28日晚,舞剧《杜甫》在重庆施光南剧院首演。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4月28日23时讯(记者 林楠)如何用肢体语言演绎诗圣杜甫?今(28)日晚,伴随着阵阵凄婉的箫声,由重庆市歌舞团打造的大型舞剧《杜甫》首演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拉开帷幕,中国诗圣杜甫一生的缩影首次以舞蹈的形式被展现在舞台上。据了解,该剧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将在国家大剧院进行公演。
d0df9a8c856d188c76f926.jpg http://i4.cqnews.net/cq/attachement/jpg/site82/20160428/d0df9a8c856d188c76f926.jpg杜甫用诗歌表达对战争、叛乱的痛恶,以及他对安定与和谐生活的渴望。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多媒体舞台呈现大唐盛世 肢体语言书写不朽诗篇
    舞剧《杜甫》讲述了杜甫从求官、弃官再到入世、处世、出世的全过程。除了传世的诗篇,杜甫的妻子、恩人、诗友等生活中的人物和场景也在剧中体现。
    今晚,舞剧一开场,现场观众就为恢弘的舞美设计而赞叹。随着悲怆的音乐,一首首杜甫的诗以灯光的形式不断“发射”在幕布上,让人有种时光穿越之感。杜甫在求官失败后,幕布从天而降,灯光投影出一片飘逸的云海,杜甫在云海之间孤零零地站立。此外,长安城也在多媒体的作用下突显出视觉上的新鲜感——雪从天上飘下来,上面是金色,中间是红色,下面变成了白色。担任此次舞美设计的是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高广健,他告诉记者,虽然是历史剧,但他依然坚持以不同于其他同类题材的舞剧来进行舞美设计:“利用新媒体的手段,让《杜甫》更加国际化。”
d0df9a8c856d188c771027.jpg http://i1.cqnews.net/cq/attachement/jpg/site82/20160428/d0df9a8c856d188c771027.jpg    舞剧《杜甫》带给观众的远不止他的诗词,更是诗人身居草莽而兼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和情怀。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此外,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该剧也是“煞费苦心”。其中一幕,讲述的“路有冻死骨”——百姓的疾苦场景,二十多个演员跪在地下,双手做乞讨状缓慢爬行,更有单膝跪地旋转的高难度动作呈现,其场面所表达出来的肢体语言令现场观众掌声擂动。总编导周莉亚介绍,在排练的时候,这些演员的膝盖都被磨破,却没有一个人吭声,“排练中演员也哭过,我们创作团队也哭过,这种哭既是感动于大家一步一步的成长,也是感动于大家的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服装设计有别于通常影视剧中展现的唐朝服装,并没有大红大绿的色彩,而是高度还原了唐朝时人们的着装。譬如,在安禄山胡军所着的服饰设计方面,观众一眼就能看出灵感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胡人俑来造型。
d0df9a8c856d188c772428.jpg http://i2.cqnews.net/cq/attachement/jpg/site82/20160428/d0df9a8c856d188c772428.jpg舞剧《杜甫》在服装、剧本、音乐、舞美上都有突破创新。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灵魂 双胞胎兄弟分饰杜甫和影子
    在今晚的演出中,所有观众都看出了这一玄机——台上的两个杜甫极为相似。为了演绎出杜甫的内心世界,该剧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杜甫和他的影子,作为该剧最大的亮点之一,李庚李晋这对双胞胎舞蹈家舞台上联袂出演。弟弟李庚饰演的是现实中的杜甫,贯穿全剧,而哥哥李晋将以类似时空穿梭的方式作为杜甫的影子出现。
    周莉亚告诉记者,一开始选择李庚的时候,他时尚的打扮和洒脱的性格和杜甫可以说毫无相似之处,而几个月的排练过去以后,当剧组来到杜甫曾经居住过的奉节(夔门)采风时,当地研究杜甫的专家竟然一眼就能看出李庚就是杜甫的扮演者,连称“太像”。周亚莉说:“每一次诠释一个人物,对演员来说就是一次换血。”
d0df9a8c856d188c774829.jpg http://i3.cqnews.net/cq/attachement/jpg/site82/20160428/d0df9a8c856d188c774829.jpg舞剧《杜甫》首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作为重庆歌舞团资深的青年舞蹈家,李庚曾上春晚领衔群舞《万马奔腾》。演出前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这次诠释杜甫对于他来说压力非常大,“准备得相当辛苦,我不但留起了长发,还拼命背诵杜甫的诗,希望最后能让观众感受到诗人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首演结束,当所有主创登台谢幕时,全场观众自发地起立鼓掌。来自南岸区的舞台剧爱好者罗宇认为《杜甫》是他看到过最棒的舞剧,“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觉得这部剧可以说是我们重庆本土舞剧的骄傲!”



d0df9a8c856d188c9e2912.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