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78|评论: 0

[及时新闻] 通江县全面建立留守学生(儿童)档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6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江县全面建立留守学生(儿童)档案
作者:王可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四川省通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人口80.2万,素有“川陕苏区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的美誉。通江县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学生(儿童)”这一特殊群体。2013年,四川省档案局、四川省关爱留守学生(儿童)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出台《四川省留守学生(儿童)档案管理办法》,通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以“留守学生之家”为阵地,建立健全留守学生(儿童)档案,促进了关爱工程建设。2014年3月14日,《中国档案报》对全国人大代表、通江县副县长郭红梅谈留守学生(儿童)建档作了专访报道,通江县关爱办还在全省留守学生(儿童)档案工作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通江县以创建全国留守学生(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示范县为契机,创新留守学生(儿童)档案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并规范了留守学生(儿童)档案,全县3.8万名留守学生(儿童)基本实现了建档全覆盖,其中2.4万名学龄阶段儿童建档率达到100%。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实现“一个目标”。自2011年底通江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就要求把建立健全留守学生(儿童)档案作为关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爱工作中,用规范化的留守学生(儿童)档案,见证学生的成长过程,体现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乡镇、各学校(老师)和社会爱心人士在贯彻落实的党的惠民政策、关心爱护祖国下一代中的辛勤努力工作,实现用留守学生(儿童)档案永久记录下每一位留守儿童在关怀中茁壮成长、在关爱下成人成才的目标。
          二是落实“两大主体”。在建立留守学生(儿童)档案工作中,县委、县政府明确落实了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求由县委办、县政府办牵头组织,各乡(镇)党委、政府为责任主体,各中、小学校为工作实施主体。在具体工作中各学校与村(社区)联动,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学生(儿童)实情,做好留守学生(儿童)登记和建档工作。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县财政拨付留守学生(儿童)档案建设专项经费,县档案局负责业务指导,各学校具体负责档案资料的齐全收集、立卷归档、规范整理等日常工作,真正做到了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开展“三项业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重点包括建立“两库一卡”三项业务工作。一是建立留守学生(儿童)个人信息库,做到底数清楚,并及时进行补充、更新。二是建立“代理家长”结对关爱信息库,确保关爱实效,全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职员工、村(社区)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志愿者及社会爱心人士,自愿担任留守学生(儿童)的“代理家长”,并将关爱情况一一记入留守学生(儿童)档案,强化了“代理家长”的责任意识。三是建立留守学生(儿童)成长记录卡,记录留守学生(儿童)年度身体、学习、心理、品德素质提高、人格品质形成等情况,真实记录留守学生(儿童)的成长历程。
          四是贯彻“一个标准”。牵头单位定期组织县级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各乡(镇)、各学校留守学生(儿童)档案建档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和检查,严格贯彻《留守学生(儿童)档案管理办法》验收标准,符合标准的进行验收,存在问题的责令限期整改,在验收标准上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县关爱办、县教育局、县档案局定期组织开展复查,将留守学生档案工作复查验收情况作为对乡镇关爱体系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
          五是创新“一个模式”。在建档工作中,探索建立了留守学生(儿童)档案管理和利用模式。及时更新留守学生档案内容,通过电话、信函或网上交流等方式,将档案向学生家长和“代理家长”公开,使留守学生档案成为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的重要窗口。民胜镇中心小学在教学楼一楼专门建立了50平方米的“留守学生之家”,在室内配备了档案柜1个、电脑4台、照相机1台、摄像机1台、亲情电话1部、电视机1台、体育器材和图书若干,并落实了专人管理。留守学生每一次与家人的“亲情视频”“亲情通话”“活动剪影”以及辅导老师的“家访日记”“成长评语”等都记录在档案资料中,成为留守学生终生难忘的成长记忆。
          有了留守学生档案,家长即使在外务工,也能“把心放在肚子里”。通江县澌波乡高花村村民苟再发就曾专程到儿子就读的澌波乡中心小学,向学校领导和老师表达谢意,感谢学校为孩子建立的留守学生(儿童)档案,虽然长期在外省务工,但借助档案,能随时了解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心里很踏实。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