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到了一定年龄,总爱在不知不觉中回忆往事,我便是如此。
记得儿时,我梦想着拥有一张属于的小床。
话说六十年代,我家仅有两间房(总面积不超过五十平米)。家中父母加上孩子共六人,父母一间房,孩子们一间房。因家中孩子多,母亲便在孩子们的房间里放上双人上下铺大床,上铺睡两个孩子,下铺睡两个孩子。被子一张床上两个孩子合着盖。于是乎母亲便常常发现孩子们的被子内絮常常被拉扯出几个大窟窿,被拉坏的被子自然不保暖。那时因为家中经济条件差,父母养育几个孩子已经不易,当母亲发现孩子们的被子被拉坏时也只能给补补,至于更换新被子那是很难的事。儿时的我就常想,啥时候才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小床呢?
少女时,我梦想着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
18岁时我读书离家留宿学校,于是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小床。当时也没啥娱乐活动,更没有电脑、手机啥的可玩。那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斜靠在床上看书。有时到了周末,我会找借口不回家,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独自享用寝室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当同寝室的同学回家过周末,我便会坐在自己的小床上,枕头边放着用塑料袋装的瓜子。读书,啃瓜子,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但毕竟这样的日子不多,于是我便又梦想着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
成年后,我继续做着拥有小屋的梦。
结婚后,我和丈夫住着丈夫单位分给我们的20平米单间。按理说条件好多了,但我心灵深处仍然忘不了那梦中的小屋。我期盼着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在我心烦、想静、想独处的时候,能够在这个独立的空间里寻求一份平静与安宁!
后来我家调换到套二的房子居住,多出的一间房留给了孩子,我便继续做着拥有独立房间的梦……。
当我真正有条件拥有自己独立小屋时,现实中的书房替代了梦中的小屋!不过这时,我早已进去四十而不惑之年!
我的书房,本色实木书柜,本色实木桌椅,配上淡黄色的窗帘,清爽而淡雅。书房的花瓶里常常插着我喜欢的青竹和百合花。电脑是书房的必备之物,我喜欢静静地坐在这里整理图片,涂鸦文章,听音乐……。
简单而随意的生活,真好!而就现在相当一部分孩子而言,我的“忆苦思甜”似乎不可思议:“不就是想拥有一间独立的小屋吗?与生俱来的事耶”,我的孩子曾经就这样认为。但对于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又有多少不是为此而苦盼、奋斗几十年呢?所以当我拥有相对“独立小屋”的那一刻,那整个心情就是四个字:满足、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