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后现代作家"一词出现后,又有了新名词叫"时尚界人士"。我发奋图强地与时俱进着,尚未搞懂什么属于现代,又来了个“后现代”,着实让我迷惑。后来我统统以自己做为时代分水领,比我老的还健在的都是现代作家,比我小比如韩寒呀,郭敬明呀等等为后现代代表。
时尚界人士就不好分了,洪晃算不算?余秋雨呢?什么叫时尚界人士,也许就是冲到热闹前头的人,比如写博写的首当其冲,Party上频频露面,不参与政治,但是常在大庭广众面前说话,而且要说最近的事情,破和立间而有之的人,所谓“破”就是先讽刺或者挑起争议,而“立”就要说出自己的观点。观点是否正确或适宜不重要,重要的是与众不同。另外时尚界人士要有些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比如蔡阑先生可以将晚饭当早饭吃,起床就撮海鲜米饭,晚上在喝个咖啡弄片面包等等。
最近我被时尚人士弄得眼花缭乱,去了法国,发现各大著名商店的新装几乎分不出男女,根本无从下手,只能依靠服装鞋帽摆放区域来区分性别,时尚界走到了世界平等前面。如果你拿起一件衣服暂时分不出公母也没关系,但是如果你能立刻知道这件衣服如何穿法就算你有能耐了。看着象裤子但那是披肩;看着象披肩的那是裤子。衬衫的扣子依然是系在扣眼上的,只是扣眼可能张在胳肢窝底下,也可能在后腰眼儿,你就不知道了吧?占姆士的衬衫还是那么传统和典雅,但是你花两三千元买件衬衫是挤不进时尚队伍的,你需要买配套的同一种图案色系的咖啡杯,灯罩,雪茄烟缸,让一家子都占姆士起来,才能显现你时尚化,贵族化。
时尚是你要花大把的钱但就是不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你花在哪了。同样在吞冰淇淋,而你的是高科技代糖产品;同样的一双鞋,而你翘起脚来发现是软皮底;就算是问候“你吃了吗”,你也要含蓄地加上情态助词,如“你有吃吗”。作为时尚人士要衣食住行处处保持更新,注意细节,注意时间。你要动用今年没涉及的话题和没吃的东西,比如再写“批注水浒”“油炸三国”就有点跟刘批红楼重复了,你最好用甲古文写张明信片给朋友寄出去,顺便晚上给自己弄个创新的菜比如“牛奶带鱼”什么的双层蛋白食物就再好不过了吧。
时尚还是很牛x的,不,应该说“蛮牛X的哩”才对。
欧洲一行,让我对物质生活的凶猛产生恐惧。我对法国人坚持装疯卖傻地听不懂英文而佩服,为Monte Carlo一局赌上个上万欧元的欧洲人民而兴奋,终于这世界上也有让美国人脸面扫地的地方了。
我在西方啃着全麦干面包,把切的如同纱一样薄的火腿放进嘴里的时候,开始怀疑“时尚界人士”最终发展是否还是灵掌类哺乳动物。
当我终于坐回支付人民币的出租车中,呼吸到北京满是尘土的空气时,感觉回到了人类社会,从而全世界受苦的人根本不用起来-起来-起来了,因为资产阶级的时尚人士正在朝珍奇动物方向变种,用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会被风吹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