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听身边朋友说家里又打电话来催回去过年了,每每这个时候都会有些庆幸,庆幸父母刚刚好就住在楼下。
也大概是工作之后,才明白了歌里唱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怎么回事。刚毕业那几年,提起这个节日真的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能见见那些人,悲的是微薄的收入支撑自己都足够困难。
父母很多时候还像学生时代定期转来生活费,多少都是后话,只是当下那种羞愧感强烈的,像极了小时候做了错事却从他们那里得到了鼓励。很多次想着不好意思,但撑不下去还是死乞白赖拿来用了。取款的那刻想着一定要赚很多然后加倍地送给他们,这一想前前后后过去了六七年。
买自己第一套房子是在毕业后第七年吧,我也用了七年时间从一个小职员升为总监。“荣耀”这是那个阶段我最真实的感受,然后真真正正地落在了房子上。一百来平的三居室,遗憾的是父母一口回绝了同住的提议。
清楚记得父亲说的,“你母亲我可以自己照顾,至于我,我不想在你羽翼未丰时活在你的庇佑之下。”“庇佑”这两个字的意义我在他们那里得到过,原来啊,不觉间我已长到了这样一个年纪。
后来,我结婚生子。
那种初为人父的责任感,太过于厚重,连带着对于父母的亏欠也逐渐放大。
也是一个年末,好些个楼盘交房,存款也已经足够,想着再买套房吧,最好是楼上楼下的那种,这样也方便了很多。除彼此可以相互照应外,有家里的小东西在他们的晚年也不会太无聊。和妻子商量之后决定入手,然而时间成了很大的问题。
也就是在这时候,从朋友那里听说西安房脉旗下有个微信直播群,三言两语被他形容的天花乱坠。去官网看了看,确定可行性后加了房小脉(+fangxmai),神奇的是在讲明来意就被拉进了群。整整一天,群里活跃的人就没少过,这才知道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啊。
很多买过房的前辈在看到我的要求时,都很积极地出言献策。听说会有专业分析师驻群还以为是骗子,当时原话是这样说的,“他们闲着没事干吗?怎么可能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台,让不可能变得可能。除24小时接受咨询外,他们还在做楼盘的现场直播,这点也就恰好解决了时间这个问题。通过图文、视频之类,我在办公室看了很多楼盘包括周边环境、内部环境及样板房及其它。
因为情况比较特殊,看房当天就约着分析师自己去实地看了看。看了好几个小区,在如今的这个房子面前停下了脚步,顺其自然也就购入。两户都是三居室,面积和之前的相比小了点,但好在妻子很满意,老两口也很喜欢。
到什么地步了呢?逢人就把钥匙拿出来显摆,“这是我儿子给我们买的房呀”如此种种,以至于那段时间妻子都在抱怨说不敢去菜市场了。
大家都说“老来小”,人好像真的慢慢就回归了本真,没亲眼见到过,但想想那个场面都觉得自豪。
两个家紧挨着,孩子住在隔壁,父母就在楼下。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是骨子里透着满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