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六章 秦陕大地壮国威
31 韩 城
* 司 马 迁 墓 祠
(1) 太史公归葬处
西汉伟大思想家 历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故里在韩城 迁生龙门传天下
韩城市南二十里 司马墓祠在芝川
梁山东麓芝水绕 山川秀丽景色鲜
芝水原名陶渠水 相传汉武帝来川
在此得过灵芝草 故称芝水美名传
这里西望迁故里 东对黄河境界宽
气象雄浑无限美 哺育造就司马迁
人品高尚志向远 学识渊博秉性坚
司马迁墓圆锥形 高约三米砌青砖
青砖上刻八卦图 称八卦墓不平凡
司马祠墓何时建 已无可考始建年
从水经注所记看 司马迁庙晋前建
祠墓重修五七年 郭沫若题写诗篇
首句龙门有奇秀 二句钟毓入中龙
三句学识空前古 四句文章百代雄
五句怜才膺斧钺 六句吐气作霓虹
七句功业追尼父 尾句千秋太史公
(2) 司马迁忌日之谜
汉武时代太史令 司马谈子司马迁
韩城生活十九年 随父离乡去外面
二十岁时遵父命 壮游江淮亮慧眼
历史轶闻苦收集 名胜古迹考察全
回长安后任郎中 元封三年司马迁
继父职任太史令 整理史料立志远
写作史记有气魄 太初元年司马迁
唐都邓平洛下闳 共定太初历法篇
著述史记工作时 四十二岁司马迁
公元前第九九年 他替投匈李陵辩
触怒武帝下大狱 处以腐刑受熬煎
为了完成史记作 非人折磨遭受全
出狱后任中书令 含恨忍辱著史篇
征和二年五十五 史记初稿终写完
最初称太史公书 后称史记天下传
我国最早一通史 纪传体史开新篇
又是优秀文学作 史记盛获鲁迅赞
史家绝唱惊神州 无韵离骚史无前
司马完成史记前 朝不保夕厄运缠
为保史记传于世 只留副本在身边
副本原是女儿抄 正本司马亲自撰
暗叫女儿运夫家 秘密隐藏在华山
司马死后由其女 司马文英将夫劝
其夫杨敞拥宣帝 帝信杨家保忠全
太史公史面世前 司马文英教子念
其子杨恽诵读熟 母亲教诲记心间
杨恽上书汉宣帝 太史公书见青天
可叹司马死成迷 东汉卫宏有传言
汉旧仪注中透露 司马写报任安书
信里充满愤怨言 武帝再次被触怒
下狱处死司马迁 后世定论由此出
韩城民间却相传 武帝议骗司马迁
派人推他淹渭水 被人救起上华山
出家学道讲解经 隐居生活解心宽
一天杨恽来听讲 结识道人司马迁
他到杨恽家走访 听说史记出世面
高兴过度头发昏 气绝身亡归西天
杨母急忙上前救 认出父亲司马迁
司马喉部有黑痣 文英一看泪涟涟
换衣发现一手帕 两句话语写上面
被害落水太史公 船夫搭救后上山
杨家思来又想去 怕有不测生麻烦
暗将遗体运韩城 悄悄安葬在芝川
(3) 司马后裔今何在
芝川镇旁嵬东乡 徐村居民自称是
司马之后有人在 他们原住龙门寨
大地震后屋损毁 于是搬居徐村来
司马他们却不姓 姓冯姓同真奇怪
据说司马受宫刑 两个儿子恐心怀
怕受株连灭全家 改名换姓隐下来
长子取马加两点 小儿取司竖来栽
一冯一同两家姓 相互一直同族待
互不通婚祭一祖 血脉亲情一代代
另种说法西汉末 为避战乱把姓改
徐村石碑可为证 因避莽乱隐居来
维兹同族传司马 徙居徐村传后代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