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83|评论: 0

[草根播报] 【寻访最美平昌县人】何昌平:传播文明新风的扶贫使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白衣镇蒿坪村,人们时常能见到一位衣着朴素、活泼开朗的“外来人”,常在人群中听民情、化民怨、解民忧……他就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派驻白衣镇蒿坪村的第一书记何昌平。和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第一书记一样,从驻村的那一刻起,坚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精力放在村上,把心交给群众,满腔热情倾注在帮扶路上。一年多来,他以扎实推进“脱贫摘帽”工作为契机,通过不断强化基层治理,积极传播文明新风,让一个昔日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发生了裂变,如今的蒿坪已成为全县幸福美丽新村的缩影,并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新型农村社区。

http://www.scpc.gov.cn/UploadFile/1/2017/1/20170105113286528652.jpg

抓班子、带队伍,当好支部村委的引路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进驻到蒿坪以后,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何昌平始终坚持把建好班子、夯牢根基作为驻村工作的着力点。在思路上“引”,他充分搜集和整理广大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帮助村里制定了三年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共同制订了《2016年的脱贫规划》,确立了发展致富产业的工作思路。尤其是2016年上半年,在落实中央扶贫专项资金项目时,他牵头制定了“股权量化”实施方案,将贫困户到户资金以股份制的形式嫁接到专合社花椒产业的发展,让贫困农民当股东,有效解决当地群众持续增收的问题。在工作上“促”,利用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和每一次召开现场会的筹办,在村里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小高潮,推动挂帮包村各项工作上了一个大台阶,让一个偏远落后的穷山村一跃成为全县的重点村、明星村。在分歧上“拉”,针对村干部之间的隔阂分歧,主动与他们谈心交心,居中协调,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同时,利用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实施的机会,把有群众基础、发展潜力的村干部推向前台,在服务村民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在辐射和带动周边贫困户参与脱贫致富上树立榜样。在作风上“带”,他从驻村工作实际出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村“两委”干部量身制订了“五个不准”的约束措施,即:不准抽群众一包烟、不准给群众添乱、不准接受企业的宴请、不准收受礼金红包,不准占公家便宜,确保干部队伍的廉洁,为村“两委”班子和广大党员群众作出表率,同时也为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有序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

http://www.scpc.gov.cn/UploadFile/1/2017/1/20170105113285588558.jpg

抓机制、重培育,当好文明新风的倡导人

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中,何昌平发现,象蒿坪村这样一个深度贫困村,究其贫困根源还是与当地人们思想上的贫困密不可分,特别是一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和自暴自弃的放任心态尤为严重。面对村里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而贫困户参与度不高,以及村内群众对集体公益事业漠不关心的姿态。

何昌平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思考,有多少次与个别干部群众进行交心谈心。最终,在历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一套完整的《蒿坪村村规民约》顺利地得到全村党员群众代表集中评议大会一致认同。从此,他以开展群众的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积极倡导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先后启动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基层建设年”和“四好村”创建活动,并采取干群联动,横向整合资源,纵向聚焦农户,着力建设“组织坚强、民主管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产发展”的新农村,深入开展以“治脏、治乱、治差”为主要内容的“三治”工作,全面优化提升发展环境。同时,在9个村民小组建立了“小组长、院户长”等制度,并定期组织相关责任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引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了“市场化+村级保洁员”管理模式,组建了一支专业环卫保洁队伍,落实了管护长效机制,为基层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www.scpc.gov.cn/UploadFile/1/2017/1/20170105113377267726.jpg

抓宣传、树典范,当好新村治理的监督人

何昌平深知,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乃至整个社会好风气的形成绝非朝夕令改,一蹴而就,带动和扭转一方风气靠的是体制机制,离不开强有力的宣传和监督,更应注重示范效应作用。因此,无论是在强化基层治理上,还是在文明新风的培育中,他始终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教育和监督的统一,以及鞭策与鼓励的统一。

何昌平充分利用农民夜校的创办,不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学习,大力宣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开展科技、文体、卫生、法律、道德规范宣传教育活动,学美德,以德立家;学法律,以法护家;学技能,以技富家;学礼仪,以和兴家;学健身,以康强家。大力营造学习型家庭的浓烈氛围。使广大村民人人都具有以德为先、扶危济困、守助相望、尊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何昌平以讲文明、懂礼仪、知荣耻、守公德、重风尚的良好形象,同时,以广泛深入开展“环境优美、敬老模范、勤劳致富、和睦邻里”为主题的星级评定活动为载体,树立12户贫困户为脱贫奔康的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全体村民争当文明村民,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充分利用社区壁画、宣传栏,每季度向居民群众宣传时事政治、经济、科技、健康知识教育等。2016年以来发放各种宣传材料2000余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形式和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深入到家庭进行宣传活动,坚持以全面提高村民的素质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农村社区活动,努力构筑村民终身教育体系。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开展“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促和谐”的党性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示范先导作用,开展“党性暖民心、党情系万家”的“一对一”帮扶活动,收到了良好成效,实现了村风民俗的明显转变。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