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2016年楼市,可以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来形容,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主要受政府政策调控的影响,开发商忙得不亦乐乎,从上半年的春天一下到了下半年的寒冬,消费者弱小的心理也在这一年变得强大起来,买房者逐渐降温,回归理性。下面小编梳理了一下,2016年对楼市影响较大的政策。 “3.25”沪九条新政颁发 规定非上海户籍居民购房需连续缴纳个税及社保满五年及以上,拥有1套住房居民家庭再买自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房人在申请贷款时应承诺首付款为自有资金。 就在规定生效的前一天,上海一手房成交量达到史上单日成交的纪录:1706套。当日网签系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而新政出台首日,上海一手房网签再度爆表,网签套数已达到2495套,创下政策发布后的历史新高。 购房者心态:新政发布后上海二手房成交遭遇夭折,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开始抬头。面对高位运行的房价和未来经济不确定性,购房者的有效购买力和购买意愿都有所下降,消费者认为现在不是出手的好时机。此政策影响最深的是对二套非普通买家,首付比例提高至7成,对买家的支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利用杠杆买房的消费者则是当头一棒。 新广告法的严格执行 2016下半年10月,房管局对上海所有楼盘项目进行严查,对所有上海二手房房产中介的挂牌房源进行严格审查,可谓是对新广告法的严格执行。不少开发商和房产中介纷纷“落马”,被房管局处罚。对“落马”的开发商而言,等待预售证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而对于中介而言,被审查出虚假房源信息后,日子也不好过,口碑也导致了带看量的直线下滑。可想而知,上海楼市的推盘速度进一步放缓。shhuang44ss 购房者心态:此政策对于开发商和中介的影响颇大。对购房者们而言,购买新房的周期被拉长,特别是刚需购房者,心态一时会比较着急,而改善购房者则依旧保持淡定的状态。而购买上海二手房时,购房者们则可以少一份顾虑,因为更多的虚假房源会被过滤。 “沪六条”发布 “沪六条”其实就是“沪九条”的强化版。“沪六条”更加强调了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主张规范市场秩序,坚决遏制上海二手房房价上涨过快的态势。是为了确保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而提出的。 购房者心态:“沪六条”的颁布无疑对楼市是雪上加霜,对于广大购房者而言,观望的氛围更加浓厚,消费者已经存在政策预期的心理。纯刚需购房者的买房意愿也被打压。 “11.28”认房认贷加首付 《通知》规定,11月29日起,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即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且无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在本市已拥有一套住房的、或在本市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包括商业性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购房者心态:这是继“沪九条”和“沪六条”后,上海楼市的又一剂猛药。此次政策收紧对首次置业者有轻微的影响。对于已经有一套住房或曾贷款买过首套房的改善性购房者影响最大。在经历史上最严调控之后,购房者对调控政策的反应明显变得理性,但对有购买资格的买家而言,不妨抓住这次调控新政带来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