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价的不断走高,不少房产中介纷纷在上海安营扎寨,走在大街上细数,你会发现一条马路上开个三四家中介根本不算个事儿。有的甚至隔着两三百米就会发现同样品牌的中介。尽管中介门店是多了,但是中介费可一点都不含糊,不跌反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留沪研究生换房,6年中介费翻番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刘双,曾和家人于2010年3月份用按揭贷款方式,在上海中环外购买了一套66.6平方米的一居室,按照总房款133.5万元、以2.7%的比例,付了3万多元的中介费。为了给孩子置换上海学区二手房,2016年6月份,刘双夫妇以259万元的价格卖掉了这套一居室,房屋买家向中介付了6万多元的中介费。6年的功夫,随着房价上涨,中介费已经从3万多元涨到了6万多元。 卖掉自家房子后,手里无房的刘双一家人生怕房价上涨,通过房屋中介加紧选房,终于在7月下旬签约了普陀区的一套非重点小学的学区房。这是一个建成于1988年的75平方米的老房子,总房款459万元。经过与中介艰辛地死缠硬磨,刘双终于在2.7%中介服务费标准的基础上争取到打折优惠,向中介交了10万元多一点的中介费。shzyshange44 刘双告诉记者,她卖出的房子是闵行区6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地理位置和教育文化资源等并不占优势。相比之下,静安区、黄浦区核心区域的房子,单价和总价都已经高高在上。 新政来袭,买家仍愿付出天价 家住上海原卢湾区的张先生就面临着几十万元中介费的换房问题。2016年9月下旬,张先生家喜添二孩,高兴之余,全家人也在考虑着把目前140多平方米的三室两厅一卫,换成四室两厅两卫,以解决排队上厕所、保姆居住等现实难题。虽然是就近换房,但是附近的房子单价已接近10万元一平方米,换成一个20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在2000万元。如果中介费是2.7%,需拿出54万元的中介费。 张先生说,虽说中介费有一定议价空间,但即便按照总房款1%计算,换房子的中介费也得20万元。他认为,无论上海二手房房屋成交价高低,中介公司干的活都是一样的,服务并没有增值,但中介费这么高,是不好接受的;可如果不用中介,自己去找房子,他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精力,而且卖方也不一定能接受。 就在反复考虑的过程中,张先生联系了中介,打探自家房子大概能卖多少钱,并加入了看房队伍。 面对2016年八九月份的房地产疯狂涨势,上海出台了“11·28”楼市新政,房地产市场顿时恢复清醒和理智。尽管如此,12月初,张先生之前看中的一套180平方米的房子还是被人签约买下了。在跟笔者电话交流中,张先生连连说没想到交易竟然这么快,那个买家想必得付出最少二三十万元的中介费。感慨之余,那种失之交臂的遗憾溢于言表。 究竟是什么助长了中介费的居高不下? 正是有了刘双、张先生等购房或换房群体的消费需求,每成交一套房,中介公司就有一笔可观的进账。尽管有网上房产中介号称“只收一个点”,但受品牌影响力有限的影响,这些网上中介难以掌握足够的房源,一时间很难冲击上海老牌房产中介的垄断地位,因此房产中介市场目前还难以实现充分竞争。 来自上海中原房产中介市场研究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达27.24万套。如果以每套房价格500万元、总房款2.7%的比例计算中介费,那上海市一年的房屋中介费用约为367.74亿元;如果打个折扣,按照2.2%的比例算,那也有299.64亿元。另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数据,目前,上海存量房有800万套,每年仅转手3%,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为这些有利因素,房产中介门店越开越多,甚至比邻而居,就不难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