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支撑,为9岁残疾男孩翻开新的人生
2016年5月27日,一则刊登在《内江日报》上的报道——《“我想站起来,帮爷爷奶奶干活!”》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报道中的主角是隆昌县双凤镇万安村3组时年9岁的小男孩唐彬,他因先天性双侧膝关节屈曲畸形,出生至今,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站起来。
孩子的心愿,能够实现吗?
……
◇本报记者 罗玲丽
9岁男孩
深深触动驻村干部的心
坐落在隆昌县双凤镇西部的万安村,是全镇五大贫困村之一。一提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唐昌友的孙子唐彬,村民们都会长叹:“这娃儿又乖又聪明,只可惜有先天性疾病,这一辈子恐怕都站不起来……”
在市委宣传部工作的张昊跃,2015年10月被安排到万安村当驻村干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起第一次见唐彬时的情景,张昊跃印象很深——
“驻村后第一件事就是详细了解贫困户的情况,那天我正好走到唐昌友家。当时年仅8岁的唐彬一直坐在一辆玩具车上用手划地来回滑行,我一问唐昌友,才得知他的孙子有先天性腿疾,从出生到现在,根本没法站起来。”和唐彬聊天时,张昊跃发现这孩子模样乖巧,头脑聪明,反应也快,但因为腿疾,孩子水灵灵的大眼睛透露出沮丧、孤独和自卑,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张昊跃的心。
“我好想和小朋友们一样站起来呀,就能帮爷爷奶奶干活了。”唐彬稚嫩的童声说出这个心愿时,也令派驻万安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隆昌县委党史研究室干部兰祥梅痛心。作为一名当母亲的人,她也想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
兰祥梅和张昊跃的想法一致:“我们就想试一试,看有没有治疗的可能,如果有,我们想帮唐彬站起来!”第一时间,唐彬的情况反馈到了帮扶万安村脱贫的市委宣传部、内江日报社、宜宾市商业银行内江分行三家单位,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当即表态:“请媒体关注唐彬的故事,动员社会力量为唐彬捐款;同时请村干部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探寻有无治愈的可能。”
2016年全国助残日(5月15日)前夕,内江日报社、内江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来到唐彬家采访,并很快推出了相关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当地驻村干部和村支书彭茂方也积极在QQ、微信朋友圈等平台转发媒体消息。短短几天内,唐彬收到了4000多元的捐款。
与此同时,村干部们带着唐彬,开始了曲折又漫长的求医之路。
辗转求医
只为给孩子一个希望
“孩子一生下来脚就弯着,我和他爸爸不知流了多少泪!”唐彬的母亲蔡春花一说到孩子,就止不住潸然泪下。“他太可怜了,以后可怎么办呀?”
时光回溯到2007年10月,在广州打工的蔡春花在出租房里顺产生下唐彬,当她和丈夫唐光金发现孩子的脚总是弯曲、无法伸直时,夫妻俩就带着孩子辗转于广州各大医院。由于孩子太小,手术风险太大,当地没有一家医院愿意做手术,这样一拖就是9年……
“广州的大医院都不肯做手术,看来问题比较严重,我们最好先去大医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2016年8月15日,张昊跃、兰祥梅、彭茂方和唐光金夫妻一起,带着唐彬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次日,该院小儿外科专家刘利君教授作出诊断:唐彬属于双侧膝关节屈曲畸形,有治疗价值,可以马上做手术,需预交10万元手术费。
听到专家说有治疗价值、能够做手术,村干部和唐彬全家仿佛在黑暗中见到了一道曙光,但回到现实,预交10万元从哪里来?唐彬全家沉默了。
回到内江后,市委宣传部、内江日报社主要领导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唐彬手术费用的筹集办法。
“送到华西医院做手术,异地就医产生的费用对这家贫困户来说肯定是天文数字,即使新农合能够报销,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孩子这么小,能不能站起来关系到他的一辈子。我们绝对不能放弃,建议开展一次全社会募捐,动员社会力量为唐彬筹款。”“既然华西的专家说能治疗,可否再请内江的专家看看,如果能在内江做手术,对唐家人来说也更方便。”……
同年11月,村干部们再次带着唐彬,先后辗转隆昌县人民医院、隆昌县中医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请求专家会诊。三家医院的专家们经过反复会诊,认为唐彬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如果现在手术,风险将会非常大。
“那种感觉就像从天堂跌入了地狱一般,把所有人心中的希望都打破了。”张昊跃回忆。
天无绝人之路。市委宣传部、内江日报社的主要领导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大家一致认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试!带上孩子,再找找内江其他医院进行诊断,如果诊断结果还是‘能治疗、风险很大’,我们就把孩子送去成都、重庆再行诊断。哪里的手术能够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我们就往哪里送。”
去年11月18日,村干部们带着唐彬的资料,来到内江市中医医院。儿童骨科专家刘忠看了唐彬的资料后,认为孩子的手术虽有风险,但也有治疗的希望。
巧合的是,当初给唐彬做诊断的华西医院专家刘利君,次日将到内江市中医医院为其他病人做手术。19日当天,专家们再一次为唐彬检查,并作出结论:唐彬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且有治愈的希望。
“那一刻,我们又像是从谷底再一次爬回了顶峰,所有人一下子又重拾了治好唐彬的信心!”兰祥梅说。
众人拾柴
筹款10万为唐彬做手术
希望重燃,必须马上解决资金问题。
唐光金告诉记者,他在广州是名送水工人,妻子在小工厂做工,两人每月收入3000余元,的确没钱给孩子做手术。73岁的唐昌友和62岁的兰正容仍在卖力地种着庄稼,老两口只盼着收成好一点,帮孙子凑手术费。
2016年11月30日,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来到万安村,特地到唐昌友家看望唐彬,征求唐家人对唐彬做手术的意见。
看到活泼可爱的唐彬只能坐在玩具车上滑行时,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表示,唐彬的病情拖不得,早一天手术,孩子就可能早一天站起来,大家一起想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助唐彬早日站立起来。
离开万安村回内江的当天,市委宣传部、内江日报社立即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通过职工捐款、单位出资、社会医疗救助等多种渠道,积极为唐彬筹款。
100元、200元、400元、600元……短短几天时间,两家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共筹集善款10万余元,送到唐昌友家中。唐彬的手术费终于得以落实。
4小时手术
牵动着两地人的心
凑够了手术费,去哪里做手术也需要仔细衡量。两家帮扶单位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认为这场手术必须充分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经再三权衡,两家帮扶单位多方奔走和联系,把唐彬送进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16年12月14日,周三,这一天对所有参与帮助唐彬就医的人们来说,是那么的特别又那么的重要——因为这一场手术或将改变唐彬的一生。但那天下午,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
14时许,唐彬被推进手术室。唐光金夫妻等候在外,焦急地盯着手术室门上亮起的红灯。而这时远在200多公里之外的万安村工作的张昊跃、兰祥梅、彭茂方等人,心情并不比手术室外的家属轻松。
1分钟、5分钟、10分钟……张昊跃一会儿看一下时间,一会儿又忍不住给唐光金打电话,询问孩子出来没。
“那天下午,我从来没这么提心吊胆过,我已经记不清楚给唐光金打了多少个电话。”张昊跃回忆,他从内心盼望手术成功,但又怕电话突然响起得到不好的消息,“唐彬做手术这4个多小时,我的手心、背心都是汗。”
18时许,唐彬被推出了手术室。“娃儿出来了,手术很成功!”电话那头,当唐光金激动地把好消息告诉在万安村的张昊跃等人时,大家积压在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我很想看看孩子手术后的状态,就迫不及待地让唐光金传了张孩子的照片。”张昊跃翻开当时的照片告诉记者,“看到孩子躺在普通病房里输着液,眼睛看着天花板,我这才真正放心了。”
心系孩子
帮扶单位两度赴成都探望
从去年12月14日至12月20日,因年终工作无法抽身的张昊跃,每天都请唐光金发一张孩子的照片,随后便分享给市委宣传部、内江日报社的主要领导、驻村干部和当地村支书。
12月21日,受市委宣传部和内江日报社主要领导的委托,张昊跃、兰祥梅、彭茂方和本报记者一起,专程赶往华西医院保健医院探望唐彬。
在医院4楼的普通病房里,坐在床上的唐彬双腿绑着钢架和钢针,看到从内江远道而来的叔叔阿姨们,唐彬向大家问好并说着“谢谢”。离开时,大家把600元慰问金递给了唐彬的父母,母亲蔡春花流着泪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儿子,我们全家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们啊!”
今年1月14日,两家单位再度安排工作人员和本报记者到成都探望唐彬。
病房里,唐彬的双腿依然架着钢架,右腿的大腿骨在矫正过程中出现骨折,正在进行牵引。即使疼痛难忍,坚强的唐彬没有吭一声,只是不停地咬着牙,用手轻轻地活动脚趾以缓解疼痛。
唐光金介绍,听医生说,由于孩子从未站立行走过,骨头比常人更加脆弱,因而在矫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折现象,唐彬经常会在半夜被痛醒多次。蔡春花则在病床边教唐彬背唐诗、算加减法,唐彬学得特别认真。
补完功课的唐彬拿起放在床头的玩具魔方玩耍,告诉专程探望他的叔叔阿姨:“谢谢叔叔阿姨,我一定会勇敢站起来,回到学校好好读书。”
村民点赞
感谢帮扶单位给了孩子新的人生
如今在万安村,好心人帮唐彬做手术的消息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
万安村3组村民周厚明介绍,他看着唐彬从小长大。“娃儿很听话、很懂事,每次看到他,他都坐在一辆玩具车上,让人同情和心疼。”去年12月底,从唐昌友口中得知唐彬顺利做了手术、正在成都康复的消息时,周厚明坦言:“我也为娃儿感到高兴!能遇到这么好的单位、这么好的干部,到贫困村来真扶贫、扶真贫,我真的很感动。”
“唐彬的家庭条件实在太苦了,父母长期在外,全家就靠爷爷奶奶种地和喂鸡鸭为生,每次我路过唐家门口,听到唐彬说‘我想站起来干活’时,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3组村民余勇彬得知帮扶单位及干部千方百计帮助唐彬做手术时,他也盼着唐彬早日站起来,像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奔跑,“这是给唐家做了一件最大、最好的好事,给了唐彬新的人生,让大家铭记和感恩。”
唐昌友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儿媳妇和孙子都在医院度过,他也很想他们。春节前后,许多领导和当地村干部也对唐家特别照顾,干部们三天两头就到他家关心老两口的身体状况,陪伴聊聊天、送祝福。坐在家门口,唐昌友每天都盼着孙子早一天回来,可以活蹦乱跳地跑过门口那段斜坡路。
“谢谢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会一辈子记住这份恩情,教唐彬懂得感恩,长大了一定要报答。”唐彬的奶奶兰正容说。
最新进展
预计1个月后唐彬就能回家
1月12日,记者打通蔡春花的电话时,她告诉记者,唐彬出现骨折的腿骨经过牵引后已逐步好转,现在孩子的左腿经过矫正已经拉直,右腿也正在恢复,夜晚孩子也不再喊疼痛,能够一觉睡到天亮。
唐彬的主治医生刘利君介绍,唐彬的康复过程会比较漫长,从目前的情况看,恢复情况比较乐观,如果1个月内没有出现新的骨折,就可以回家休养,后期再返回医院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