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山深处 乡村老师为轮椅女孩接力坚守两年半时间,大山深处一个人的课堂。故事从2014年的夏天开始,杭州淳安浪川乡双源完小的简陋办公室里,有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眼睛的主人汪凌莹轻轻牵住校长蒋有兵的衣角:“校长,求求你让我来读书吧,不读书,我和爸妈都没有饭吃。”那一年,汪凌莹10岁,因为先天疾病脆骨症,她无法走路,也因为家庭贫困,母亲有同样的疾病,家里也无力照料她在学校正常上课。但面对这样一双眼睛,蒋有兵无法拒绝,学校的其他老师们也无法拒绝,他们许下一个承诺:由学校在编老师组成一支送教队伍,每周一次上门教学,每次上课两个半小时以上。学校共12名在编老师,从2014年8月至今,春去冬来,先后有两名老师调离、3名老师退休,可随即又有新人接过“接力棒”,12名老师组成的送教队伍,从未或缺。两年半时间,汪凌莹已经学会了100多个字,会写自己和父母的名字,100以内的加减法也算得很顺溜。这让汪凌莹的父母很骄傲。但对于老师们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们一直在为汪凌莹筹划未来,成为她茫茫人生中的一盏启明灯:学习上网,学会算账,或许有一天,这个残疾女孩能真正“站”起来,自食其力。这些老师,大多来自大山里,因为是山里孩子,他们明白“老师”这两个字对于山里孩子的意义。轮椅女孩汪凌莹,不是他们守护的第一个孩子,也不是最后一个孩子。 教汪凌莹学会唱《小星星》的,是59岁的毛泽恩老师。有着40年教龄的他,已经记不清为多少学生免费补课了。“农村孩子多数家境不好,读书是他们唯一能走向世界的机会,我们要努力帮孩子把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