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群众呼声] 环保局看过来(通江县环境保护局已回复)[已回复]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2 20:45
今天早晨路过小江口看见一河被严重污染的河水,真为通江的“绿色耳乡、红色通江”担忧。因为每年这个河段都会出现几次这样的事情,主管部门都会以各总借口应对各方反应,今天环保局请你看过来,你又拿什么话来说。==================================== 编辑备注:通江县环境保护局于3月10日回复,内容如下,“没法-看不惯”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县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环保工作的关心。对于您反映的“今天早晨路过小江口看见一河被严重污染的河水,真为通江的“绿色耳乡、红色通江”担忧,因为每年这个河段都会出现几次这样的事情”问题,我局一直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一、关于小江口水体变黑的问题。高坑电站投入使用前,城区下游河段从未出现过大范围水体变黑的情况。2009年11月,高坑电站蓄水运行后,从2010年3月中旬开始,高坑电站库区每年春季水体颜色都会在几天内迅速变成黑褐色(俗称酱油色),且有明显的“清污分界线”。变色区域初期在水体中呈带状、丝状分布,其后全河变为黑褐色,具有明显的藻类生长繁殖特征(又称水华现象,一般发生在受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氮、磷等营养物质相对比较充足,气候条件相对比较适宜,水流流态相对比较缓慢的封闭或半封闭水域。如: 三峡库区部分支流,县域内的部分堰塘、水库几乎每年春季都会发生水体变黑情况)。为判断高坑电站库区水体变黑是否属于水华现象,我局还分别于2010年4月和2011年3月采集水样送省环境监测站进行生物监测,证实为藻类水华,其优势种为拟多甲藻。我县高坑电站库区水体变黑的现象一般从3月中、下旬气温明显回升后开始,一直持续到四月下旬气温较高或雨季到来,河流涨水后才会完全消失。其中,在2010年、2012年、2013年的清明节前后,由于寒潮来袭,气温下降,库区水体还在一周之内由黑褐色变为一河清水,变化非常明显、迅速。根据省环境监测总站对库区水体的生物监测结论,结合我局今年以来对大、小通江河的污染源排查情况和监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今年库区水体颜色变黑的原因仍然是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所致。导致库区水体藻类迅速生长繁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高坑电站建成蓄水后降低了库区水体的水环境容量。高坑电站蓄水后,受水库回水的顶托作用,城区下游河段流速减缓,库区水体置换周期延长,水体自净功能大幅下降,在枯水期极易造成NH3-N、总P等污染因子富集,形成库区水体富营养化,为拟多甲藻、鞭毛藻等淡水藻类的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偏低为藻类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通江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虽已于2012年6月投入运行,但由于该污水处理厂是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设计和建设,脱氮除磷效率并不高。同时,由于我县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覆盖不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偏低,造成大量的NH3-N、总P等污染因子进入高坑电站库区为藻类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三是今年春季的气候及水文条件导致藻类生长繁殖时间提前。由于冬春季节干旱少雨,大、小通江河流量较小,库区形成半封闭水域。春节后,气温回升较早、较快,库区水体温度迅速达到藻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12-21℃之间),使得今年库区水体变黑的时间提前到了3月初(前几年一般在3月中、下旬)。今年2月底前,小江口河中水体颜色还都正常(一河清水),但从3月上旬开始,气温变暖,小江口水体逐渐呈带状、丝状分布,其后河水变为黑褐色。二、措施及建议鉴于高坑电站库区水体变黑的原因实际为藻类水华,根据产生藻类水华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水体流速较缓;二是水体氮、磷浓度相对较高,具富营养化趋势;三是温度适宜),在水文、气象因素难以人为改变的情况下,只有降低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确保库区水体中氮、磷浓度低于藻类繁殖生长所需的阀值,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库区水体春季变黑的问题。一是加快县城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目前,我县已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延伸工程正加紧施工,将结合二期工程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增加D型滤池,从一级B标升级改造达到一级A标的排放标准),提高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效率。同时,加强县城污水收集管网维护,提高县城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积极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我县与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十八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协议,诺水河、涪阳、麻石、铁佛等四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同时新场、陈河、至诚、沙溪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3 07:25
有点像漂浮的机油样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3 10:15
我为通江河留泪,一条河里两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3 15:25
求者 请环保局的老爷们履点职嘛,绿色通江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3 17:46
的确不像话,毛浴乡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一直不作为,那个将帅碑林至今还被刻意保留,是典型的地方官商勾的结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5 18:13
“没法-看不惯”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县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环保工作的关心。对于您反映的“今天早晨路过小江口看见一河被严重污染的河水,真为通江的“绿色耳乡、红色通江”担忧,因为每年这个河段都会出现几次这样的事情”问题,我局一直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一、关于小江口水体变黑的问题。高坑电站投入使用前,城区下游河段从未出现过大范围水体变黑的情况。2009年11月,高坑电站蓄水运行后,从2010年3月中旬开始,高坑电站库区每年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6 11:14
今天早晨路过小江口看见一河被严重污染的河水,真为通江的“绿色耳乡、红色通江”担忧。因为每年这个河段都会出现几次这样的事情,主管部门都会以各总借口应对各方反应,今天环保局请你看过来,你又拿什么话来说。==================================== 编辑备注:通江县环境保护局于3月10日回复,内容如下,“没法-看不惯”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县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环保工作的关心。对于您反映的“今天早晨路过小江口看见一河被严重污染的河水,真为通江的“绿色耳乡、红色通江”担忧,因为每年这个河段都会出现几次这样的事情”问题,我局一直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一、关于小江口水体变黑的问题。高坑电站投入使用前,城区下游河段从未出现过大范围水体变黑的情况。2009年11月,高坑电站蓄水运行后,从2010年3月中旬开始,高坑电站库区每年春季水体颜色都会在几天内迅速变成黑褐色(俗称酱油色),且有明显的“清污分界线”。变色区域初期在水体中呈带状、丝状分布,其后全河变为黑褐色,具有明显的藻类生长繁殖特征(又称水华现象,一般发生在受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氮、磷等营养物质相对比较充足,气候条件相对比较适宜,水流流态相对比较缓慢的封闭或半封闭水域。如: 三峡库区部分支流,县域内的部分堰塘、水库几乎每年春季都会发生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6 16:45
环保局那几爷子是睁眼瞎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7 15:22
这个问题早在几年前我就发过帖子了,环保局的回复可以说是照本宣科的把上面的文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