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携带妻儿来四川避难,在好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边筑起茅屋,在此期间杜甫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家田园生活,在浣花草堂杜甫过得稍微安稳的生活,宛如世外桃源的草堂给杜甫带来了大量的创作灵感。“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表达了杜甫的舒畅之情。
百年后,世人为纪念诗圣杜甫,宋代时发起大众筹资为杜甫草堂重新修建。草堂经过世人精心反复的修建,在还原杜甫故居模样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精细的修饰。如今的杜甫草堂可谓是闹市中难得的一片幽静之处。
走进杜甫草堂,宛如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颗草,每一丝空气,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幽静。整个草堂曲径通幽,构造精巧,处处皆可见到草木与花草,使人有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每一个角落都能给人惊喜,使人身处其中悠然惬意。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感。身处其中,只想静静的享受当下的清雅。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在诗中透露出赏花时的惬意和闲适之情。由此可见,草堂四周开满鲜花,惹人怜爱。让后人的我们不由得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美景呢?随后世人在草堂‘花径’精心栽培梅花、樱花、梨花、李花。随着季节的变化,花期之际,将依次开放,绽放得另人惊艳。看花开花落,嗅着扑鼻而来的清香,行走在花径的小路上,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自是一番修身养性。
草堂处处透露着清雅,绿竹傍着红墙,恍若进入唐朝时期,跟随杜甫的脚步,嗅着翠竹的清香,清闲的走在幽静小路上。走进草堂,你会慢慢忘记时间,一切都仿佛是静止的。你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杜甫曾走过的,想着忧国忧民的杜甫当时又是已怎样的心情走在这条道路上到的呢?你爱花开的盛宴还是爱翠竹的清爽,或是沉稳的那道红墙。
杜甫草堂里至今都保留着那份幽静,除了环境对人们的吸引外,还有更重要的是杜甫草堂完美的保留下了当年杜甫居住时期的物质文化遗产,居住时用的器皿等,一一陈列在草堂的博物馆里,还有遗留下的井盖,其上并刻写诗句。杜甫最享受在草堂居住的时期,并在门上写上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是诗圣杜甫眼中的草堂,而你眼中的草堂是什么样子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