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内容无关)
在仁寿,几乎所有人都吃过一种特色小吃,来游玩的外地人也不忘捎带点回家做伴手礼,那便是仁寿芝麻糕。它以糕质细嫩,柔熟化渣,甜香爽口的独行风味,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股甜糯美好的味道,对于仁寿县张记芝麻糕厂的制作手工工人任红群来讲再熟悉不过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制作,技艺得以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蕴含着一份独特的情感在里面。
任红群这一制作,就是25年。
任红群把面粉铺整齐
任红群认真碾面粉
3月10日,记者走进仁寿县文林镇张记糕点厂,看到任红群埋头沉浸于手里的工作,每一步工序都认真谨慎,并不时指导和检查同事们制作的芝麻糕的质量。“芝麻糕的制作很是讲究,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对待。”任红群说。
芝麻糕传统的八法纯手工技艺为“选、蒸、搅、炒、合、压、盖、切”,张记芝麻糕一直到现在仍然在沿用这套工艺,虽然看似简简单单八个大字,每一个字都非常考究。当天7点30分,任红群就来到了厂里,第一件事就是把之前已经做好的半成品芝麻筛细,而这些半成品是前一天下午5点钟她备制好的。为何这么讲究时间?任红群说,“我们的芝麻糕制作工艺讲究‘卯作未息’作息时辰,所以时间节点很重要。”
任红群和儿子一起戴上手套准备工作
任红群把刚制作好的芝麻糕拿到包装车间
任红群制作好的芝麻糕
“就拿我们的‘八法’工艺中的‘蒸’这个字来说,通俗来说就是蒸面粉,但我们讲究的一个技艺法叫‘三蒸三翻’,必须要考虑天气温度、湿度、火候还有翻蒸手法和火候等因素,如果把握不好,那做出来的芝麻糕就会满口沾嘴,是失败的。”任红群说。
这样一门讲究的传统手艺,年轻人却不愿学,传承之路走得越发艰难。“也能理解,毕竟这份工作会落下不少职业病,手一到冬天就要生冻疮,工作起来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不休息,对腰、颈椎都有损伤,并且每天反复地做几个工序,十分枯燥。所以很多人都不坚持不了,能熬成老师傅的更是少之又少。”任红群说。但让她欣慰的是,她的儿子一直坚持跟随她学习这门手艺,并且小有所成。芝麻糕传承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传承人了,她希望儿子作为这个家族的一员,把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眉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