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7年以来,截至2月28日,从公布的情况看,2017年2月份查处问题2077起,其中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465起,违规收送礼品礼金438起,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398起,大办婚丧喜庆288起,违规公款吃喝211起,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领导干部住房违规问题135起,公款旅游118起,楼堂馆所违规问题24起。2月因违反八项规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中,地厅级45人、县处级212人。今年1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78起,处理407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989人。(人民网3月22日电) 仅仅一个多月时间,而且是在中央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出台了系列规定之后,仍有这么一连串违规事件发生,而且数字还是如此之庞大,这不得不让我们意识到,反腐之艰,反腐之难,反腐是任重而道远,反腐永远在路上。 如此严格的反腐政令,如此高调的反腐打击,为什么就无法断腐败之念、除腐败之行呢?难道反腐真是一阵风?吹过了就完了?不,并不是,不然,不会在一个月内查出如此之多的违规的行为。那为什么却有这么人敢违规呢?笔者认为,人之所以无惧,归根结底是违规的成本太低。试想,五六十年代,为何腐败份子少之又少,那是因为有刘青山、张子善这样被严惩的反面教材;八九十年代社会风气的好转,那是因为一阵又一阵的不论危害程度,只论危害性质的严打。由此可见,人的内心还是有惧怕感的,关键看对违法犯罪付出的成本够不够高。所以,要想真正做到让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那就得“严”字当头,“惩”字为先,要让“零容忍”真真正正成为违法违规者不可触碰的底线,否则,将付出高昂的代价。相信,通过从重从严的处罚,让腐败者心生畏惧,才能从根本上扼制住腐败之风的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