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发展依赖并影响国家经济走势及政策导向。2017年是实体经济的转型时期,资产荒是这一时期资产配置的新常态,从资产端看,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特别是房地产等高利率主体投资回报率的下行导致非标等高收益固收资产供给明显萎缩。从资金端看,利率市场化与转型背景下银行存款吸引力下降,居民存款搬家去寻找更高收益的资产。九台农商行作为商业银行的一员,看到了这一问题,做出了顺应经济形势的战略部署。
业务布局贴合政策导向
2017年在资产荒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对银行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九台农商行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积极地做出了相应的规划调整。
去年业绩公告中提出以下几点战略规划:1、策略性扩大经营区域,优化经营网络;2、继续巩固在“三农”和中小企业银行服务领域的优势;3、把握个人金融服务的增长潜力,进一步发展零售银行业务;4、拓展新兴业务,推动增长方式转型;5、进一步加强本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6、招聘、培养、挽留和激励高素质人才。
以上战略部署充分吻合了国家的产业与金融政策的方向及要求,其主动顺应区域经济走势,有效利用政策新机遇、发展新空间和合作新平台,持续提升统筹发展能力、联动发展能力及稳健发展能力的策略及施行,有助于创新转型,引领增长。
其中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九台农商行去年零售贷款人民币167.863亿元,同比增加17.1%。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致力于为中小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支持;拓展分销网络以及对贷款结构进行调整,加大住房及商业按揭贷款等长期贷款所占比重。
布局农业短板领域
从全国银行业整体信贷结构看,房贷占比将会明显下降。具体来讲,经历了2016年的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后,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收紧和市场的冷却,相关贷款增速预计将会明显放缓,银行将会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导向来进行资产配置。例如农业和小微企业等短板环节和薄弱领域、去产能过程中的并购重组项目等将会受到青睐。
九台农商行在农业领域做了积极的布局。2009年,九台农商行推出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和农户产权三权抵押的贷款业务,2011年对该项工作又加大了推行力度。九台农商行积极响应农村金融创新服务的号召,先后开发了“贷易达”、 “社区通”等信贷品种,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外流、贷款难、服务不优等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