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武县在灾后重建中,把民生工程作为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采取层层落实任务,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惠民覆盖范围,切实唱好“民生戏”,目前,全县已投入3.8亿元,抓好了300多个民生项目建设,让党的惠民阳光普照山区群众。
平武县牢固树立民生为大,民生为先的理念,着力抓好百姓安居、医疗卫生、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民生工程,定期召开部门联系会议,坚持按月通报进度情况,并把民生工程纳入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实施“一票否决”,确保“民生工程”项目“建得好、用得好、服务好、效果好”。
该县把安居工程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城乡居民能住上舒适的房子。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包村责任制。按照“统一规划、科学选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保证质量、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建房资金、材料、技术、宅基地等问题。争取河北援建资金,安排1亿元援建资金设立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基金,解决群众建房资金紧缺,先后为农户发放永久性农房建设贷款4.8亿元,发放农房重建补助资金3.22亿元。目前,全县农房已竣工1.8万户,占需重建任务的93%;完成维修加固2.8万户,占总数的100%;城镇居民住房维修加固完成6000多户。
该县还把上学难、看病难列为民生工作的重点。目前,纳入全县灾后重建的53所学校已开建50所,需重建的32所医院已开建30所。为了让广大城乡贫困学生“学有所教”,该县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继续推进“两免一补”工作,除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持外,还安排资金为21270名学生免去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县上还安排86万元给3500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做到“应补尽补”。加快灾后学校重建步伐,建立青少年社会教育阵地、教育网络,逐渐实施青少年教育资助、医疗救助,关心留守儿童,帮扶残疾儿童和保护流浪儿童工作。
为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县上已开工建设6所敬老院,新增床位500多张,集中供养率达到40%;加强中心敬老院、福利院的维修加固工作,完善功能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城镇个体工商户、下岗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试点对象,推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确保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人数达到2万人,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1万人。
切实抓好扶贫解困工程。该县把帮助1100多户“三无”农户作为帮扶重点,完善落实了部门联系“三无”农户制度,做到人员、技术、资金“三落实”,从思想上扶志、生活上扶困、生产上扶技、项目上扶贫,确保“三无”农户不愁吃住。积极开展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帮扶,确保全年救助城市困难群众1000多人,救助农村困难群众5000多人。积极改善全县3000多户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农业、科技、畜牧兽医科技人员40名进村入户,帮扶500户养殖户搞好生猪、商品牛羊和土鸡饲养技术培训,使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确保他们仅畜牧一项人均增收80元以上。(记者 孟贤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