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国家把清明节纳入法定假日,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促使其内涵深入民心。时值清明节前夕,路上已经出现了行色匆匆的人们,带着纸钱等祭祀之物,怀着无尽的忧伤与怀念,穿梭于先人的墓地,全国各地的墓园皆出现了一幅幅扶老携幼,缅怀祖先的温情画面。
传统的清明节里,祭祖扫墓、追念先人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它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尽孝的感情,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孝道、重视感恩的道德情怀。但祭扫追念的最终目的在于践行美德并发扬光大,这正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道德根基。然而在以往清明期间,总有些不文明扫墓现象出现,所到之处,垃圾遍地、纸屑纷飞,草坪上烧纸留下的一块块黑迹令人心痛,更有扫墓引发火灾的报道,诸此种种,不仅污染了空气,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背离了清明祭奠的本来意义。
如今,党中央倡导勤俭节约的新风尚,鲜花祭扫、植树祭故人等“低碳”文明祭扫方式,早已深入人心,为传统清明节增添了时代的气息。所幸的时,今年的清明与往年相比,“低碳出行,文明祭祀”已逐渐成为了常态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献一束鲜花,深深的鞠下躬,记下追思和感怀。不仅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