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临近 我们该如何祭祖 4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近年来我们在传承“祭祖追思”传统文化的同时,大量的焚烧香、烛、纸钱及燃放鞭炮等方式进行祭祀活动,给我们今天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据科学研究表明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三个方面的危害:1.对空气质量的危害:燃放烟花爆竹形成的烟雾,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以及碳粒等颗粒物,不易迅速扩散,导致PM2.5浓度大幅度上升。据有关监测数据表明,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为“重污染”“中重度污染”,这些污染部分可归因于燃放烟花爆竹。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碳粒等烟尘,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伤害肺组织,损害神经系统和眼睛。产生的噪音,还会损害人的听力,使人急躁、易怒。据监测数据显示,燃放烟花爆竹地区的噪声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夜间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听力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的病例由燃放烟花爆竹引起。3.对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发火灾和炸伤、灼伤人的事故。为此,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保护环境、关爱自己及身边人的健康特提倡: 一、文明祭祀。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提倡网上祭奠、家庭追思,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等方式怀念先人,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告别祭祀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氛围。 二、环保祭祀。提倡网上祭奠、家庭追思、植树寄哀思、赋诗、写祭文等绿色健康的祭扫方式;自觉做到不在街道、小区、公园、广场、十字路口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污染环境。 三、节俭祭祀。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后,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 四、安全祭祀。清明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倡导广大市民合理安排祭扫时间,文明出行,绿色出行,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祭扫,避免造成人流、车流拥堵,积极维护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燃放鞭炮,严防火灾和伤亡事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