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栽秧子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这句谚语是农民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诠释,在春回大地的田地间,耕、耙、犁这一连贯的动作,都会在田间地角得以体现,得以升华,如果你是一个匆匆行摄者,这些都会充满整组镜头。 揣上相机,走在乡间,没有什么比朴实无华的劳动场景更能够完美记录“汗滴禾下土”这一劳动场面,一株小草、一棵野菜、一片幼苗都能够给你生活的气息,在“外人”看来,普普通通的劳动场景一定会震撼你的心灵,毕竟“粒粒皆辛苦”是他们美好的开始。 今日,野人再次来到傅家乡,阳光明媚的下午,走在乡间田埂之上,拍摄稻鱼共生的产业基地,据劳动的村民告诉野人,这上千亩的无公害基地种上秧苗后,放养鲫鱼,利用鱼的有机肥促成秧苗的生长,同时,田里的鱼又吃掉稻 田里有害虫类,达到生态平衡,因此不会使用农药、化肥即可达到水稻绿色又无污染的丰收。
今天,唯一遗憾的是说去拍摄一个食用菌基地里的蘑菇,可跑去一看,基地食用菌都被采摘了,基地人员告诉野人,要是一早去就可以拍摄到整片菌类的生长场景,看来,只能够下次去一定要早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