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威远县突出在“健全机制、重点人群、创新载体、拓展阵地和示范创建”上发力,推进“法律七进”落地见效。 突出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普法。健全“法律七进”联席机制,由县依法治理、宣传、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抓总,机关工委、教育、民政、工商、统战、卫计等部门分别牵头做好法律进机关、学校、乡村、社区、企业、寺院、单位,合力推进普法。 突出重点人群,助力精准普法。一是抓实“关键少数”带头普法。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制度、会前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在机关、学校、乡村讲授法治课500余场,举行新任县政府部门“一把手”法律任职资格考试。二是抓牢青少年学法。将法治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做到教材、课时、师资、经费、考试“五落实”,实现学校法治副校长、法律图书角、法治宣传栏覆盖率“三个100%”,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模拟法庭、法治征文等,增强普法效果。 突出创新载体,推进亲民普法。一是“点菜”送法上门。把普法骨干资源整合起来,建立普法目录,供各部门(单位)“点菜”上门送法20余人次。二是推行“法律明白人”制度。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5000余人,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15000余人次,解决养老、赡养、债务纠纷等400余个。三是推进法治产品建设。制发法律知识宣传扇5000把、围腰、购物袋4000条,编发关于公务员、青少年、农村居民常用法律知识问答口袋读本6000余册,制播法治电影、动漫、公益普法广告5部,开展法治电影巡演和“四下乡”活动50场次。法治动漫《对家庭暴力说不》,荣获“法律七进.法治内江”影视作品大赛一等奖。 突出拓展阵地,实现立体普法。在图书馆、审判庭、看守所等建立法治教育基地近10 个,在县城、乡镇建立法治宣传长廊10余个,利用县内外媒体、公示栏、LED显示屏、宣传橱窗,以及“4.15”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法治宣传日、周、月”开展法治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通过微信、微博、APP开展法治宣传。 突出示范创建,培塑法治品牌。在“法律七进”中“每一进”确定2个示范点进行示范创建,逐步形成一批有示范作用、可复制的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典型。目前,我县共有12个部门(单位)被命名为市级“法律七进”示范点。
|